當前位置

首頁 > 英語學習 > 英語翻譯 > 論建構主義理論對英語翻譯教學改革的啓示

論建構主義理論對英語翻譯教學改革的啓示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5.99K 次
論建構主義理論對英語翻譯教學改革的啓示
摘要:21世紀全球經濟一體化對高校英語翻譯教學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而目前的英語翻譯教學模式過於陳舊,教學內容與社會需求脫節,培養的人才無法 滿足信息時代與經濟高速發展的需求。通過分析目前英語專業翻譯教學的不足,試圖借鑑建 構主義教學理論探索翻譯教學模式的轉變,以期達到改革翻譯課的教學,增強實際教學效果 ,進而實現英語專業複合型人才培養的目標。
  關鍵詞:建構主義;翻譯教學;改革

   高校本科英語專業教學大綱中明確指出,高校英語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具有紮實 的英語語言基礎和廣博的文化知識並能熟練地運用英語在外事、教育、經貿、文化、科技、 軍事等部門從事翻譯、教學、管理、研究等工作的複合英語人才”[1]。將翻譯教 學放在培養目標的首位充分體現了翻譯教學的重要性和我國對翻譯人才需求的迫切性。而傳 統的翻譯教學通常以教師爲中心,課堂上多以教師講授爲主,忽略學生的思維過程,束縛學 生學習翻譯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培養出的人才與社會需求嚴重脫節。大多數翻譯教師已經意 識到目前存在的問題,但對於如何進行課堂改革感到茫然,不知從何着手。與此同時,隨着 多媒體、互聯網的飛速發展和終生教育理念的流傳,許多學者和教師發現源於認知心理學的 建構主義對解決我國翻譯教學中的問題頗具針對性,開始紛紛把它引入自身領域,改革傳統 教學的不足,並取得了一定效果。
  一、建構主義理論的內涵
  建構主義理論繁多,大致可歸納爲兩種基本觀點:認知建構主義和社會建構主義,最具影響 的人物分別是簡•皮亞傑(Jean Piaget)和列夫•維果斯基(Vygotsky)。建構主義認爲,教 師作爲學生建構知識的合作者,應引發並適應學生的觀點(包括錯誤觀念),教師應參與學 生開放性研究,引導學生掌握真正的研究方法和步驟,並參與其中[2]。建構主義 理論強調,教學過程是教師和學生對世界的意義進行合作性建設的過程。建構主義的教學模 式應以學生爲中心,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起組織者和指導者的作用,提倡交往互動式教學, 反對傳統的以教師爲中心的教學模式。教師應是管理者、幫助者與合作者,而不是知識的灌 輸者,學生纔是知識主動構建者,而不是被動的接收者。
  建構主義還認爲,學習者應學會使用已有的知識經驗。現代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奧蘇伯爾(Da vid P.Ausubel)也非常強調學習者先前知識經驗的作用。他認爲,有意義的學習就是把新 知識和原有知識聯繫起來,將新知識納入學習者原有的認知結構之中。因此,如果學生自己 不主動學習,不主動建構,教師是很難將知識傳遞給學生的。建構的關鍵在於學生憑藉原有 的知識結構評價教師傳授的各種知識,並把其轉化爲自身的知識結構之中。這與傳統教學中 教師可以通過講解把知識直接輸送給學生的觀點是截然相反的。
  建構主義理論還強調,“學習者的自主建構,自主探究,自主發現,並要求將這種自主學習 與基於情境的合作式學習,問題解決的研究性學習結合起來,因此特別有利於學習者創新意 識、創新思維與創新能力的培養”[3]。另外,學習者建構自己知識的過程是在特 定的情境下進行的。傳統教學觀脫離具體情境的學習導致了學生的學習僵化,不能將其所學 靈活運用於實踐進而解決現實問題。建構主義認爲,情境是具體的、千變萬化的,學習者對 知識的建構是生動的、有情境性的,這種通過具體情境的知識獲得才能達到真正意義上的 知識建構。建構主義提倡情境性教學,“學習者要想完成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最 好的辦法是讓學習者到現實世界的真實環境中去感受、去體驗”[4]。

  二、建構主義的教學觀
  1. 教師應重視學生先前的知識經驗
  建構主義強調學習者原有的知識經驗的作用,主張學習者根據自己以前的經驗建構新的知識 。學習者不能空着腦袋走進課堂,他們的認知結構中必須具有適當的知識,以便與新知識進 行。教師應從學生的知識經驗出發,使新的知識在學生建構範圍內,促成這種潛在意義的新 知識與學習者認知結構中有關的舊知識發生相互作用,從而實現真正有意義的學習。
  2. 教師應發揮主導作用而不是主體作用
  教師不再是傳統教學中知識的傳遞者,而應轉變爲教學環境的設計者,要適時地給學生機會 ,由學生自己去組合、理解和評價新舊知識的差異,進而主動搭建起自己新的認知結構。教 師應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和指導者,幫助學生建構自己的知識,要以更好的溝通和更高超的 教學技巧來協助學生完成自己知識的建構。
  3. 教師應提倡互動教學、合作教學方式
  學校要改變傳統的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方式。應要求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在教師的引 導下,通過與其他同學的合作、交流,反覆修正錯誤的概念,在思考中逐漸形成對知識的正 確認識,從而培養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思維。
  建構主義認爲,學習者必須通過自己主動的建構才能獲得新的知識,教師不應把自己的看法 和課本的知識直接傳授給學生,而應根據學生先前的知識結構進行教學。建構主義認爲,知 識的建構並不只發生在學生身上,教師同時也在建構自己的知識,教師必須根據教學情景的 變化改變自己的知識和教學方式以適應學生的學習。
  三、建構主義理論對翻譯教學改革的啓示
  1. 調整教師角色,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當談到翻譯的定義時,不同的學者有不同的觀點。著名哲學家維根斯坦(WittgenstEin )有句名言:翻譯是一種語言遊戲。他所強調的是:遊戲重在參與,重在互動,翻譯作爲一 種語言遊戲,關鍵是學生的主動參與和師生間的互動。這種“語言遊戲”的觀點與建構主義 的教學觀相符合,認爲翻譯教學的關鍵是實現教師和學生角色的轉換,學生是學習的主體, 是主動的構建者,教師應起的作用是指導和監督,教師應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學生 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在翻譯練習時應以學生練習爲主,教師講解爲輔, 教師對學生取得的每一次進步都要給予讚賞,這樣不僅有助於學生學到紮實的知識,而且還 會激勵學生的自信心,建立積極的學習態度。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對比兩種譯文的優劣, 並說出理由,在具體的比較中可以使學生獲得積極的體驗,樹立學習自信心。
  2. 注重情境化教學,豐富翻譯訓練材料
  建構主義教學觀強調情境化學習,這樣纔有利於學生知識的遷移和運用。建構主義理論認爲 ,抽象的理論知識通常具有“惰性”,很難被有效地應用到解決實際問題中去,只有將學習 置於一個真實的、複雜的、較大的情境中,纔有可能使學習者獲得可以廣泛遷移的、靈活運 用的知識。而且,抽象的原理知識只導致一種膚淺的理解,要使學生獲得對知識的深層次意 義的建構,必須依賴情境化的學習,可以爲學生提供一個相對複雜真實的知識背景,通過對 具體資料的分析,增強對知道深層次的理解[5]。此外,針對現有翻譯教學教材單 一,譯文單一的狀況,翻譯訓練材料的選用要側重專業性、實用性及時代性,教師應充分利 用網絡資源,廣泛收集國內外最新的報刊、雜誌等資料作爲翻譯素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同時,還應鼓勵學生關注社會焦點問題和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理論聯繫實踐,讓學生覺得 學有所用,從而增強教學效果。
  3. 鼓勵學生在“翻譯”中學
  目前高校英語專業翻譯課傳統的教學方法是課上教師講述翻譯理論和翻譯方法,然後舉 例說明,課下佈置學生做作業。而建構主義的教學思路是鼓勵學生在“翻譯”中學,邊譯邊 學。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以採用互動的教學方式,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 生先做翻譯練習,並給出這樣翻譯的原因、優點,在此過程中建構翻譯知識和技能。在此基 礎上,教師對翻譯材料統一講解,糾正學生翻譯中的偏差,這對加深學生對練習的理解,掌 握翻譯理論和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4. 改革翻譯教學評價體系
  長期以來,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我國大學英語評價主要以終結性評價爲主,即以考試成績作 爲評定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教學質量的唯一標準。這種終結性評價方式只注重學習結果,而忽 略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建構主義教育理論認爲,“教育的評價應該是動態的、持續的 ,不斷呈現學習者進步的學習過程以及教師採用的教學策略和所創設的學習環境。評價的目 的在於更好地根據學習者的要求和情況的變化來設計教學,改進和精練教學策略,使學習者 通過建構性學習朝着更高方向獲得持續進步”。因此,翻譯教學可以採用綜合評價方式, 即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美國心理學家布魯姆曾指出:“形成性評價是在 教學過程中爲了獲得有關教學的反饋信息,改進教學,使學生知識達到掌握程度所進行的系 統性評價,即爲了促進掌握尚未掌握的內容進行的評價。”形成性評價是對學生的課堂表現 、學習態度和努力程度做出評價,目的是發現學生的潛力,改進學生的學習。形成性評價可 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挖掘學習的內在動力,有利於學生的可持續發展[6]。而終 結性評價是對“某種外部原因結果的結論性評價,或者用於判別每個特殊的學習者是否獲得 某些能力,是否可以繼續進行某種課程”,一般是在某一種學習經歷或課程結束之後進行。在 翻譯教學中把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結合起來,可有效地減少應試教學和應試學習的傾向 ,使學生真正做到自主學習。
  綜上所述,讓學生在翻譯實踐中,在教師的引導下,在原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主動建構出 新的知識和技能,這是一種創造性教育。這種模式有利於培養學生的主動思考和解決問題的 能力。但同時也要注意建構主義並不是解決一切教學問題的“靈丹妙藥”,我們不能全盤否 定傳統教育,而應批判地吸收各種合理建議,從而提高翻譯教學質量,培養出社會急需的英 語專業複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 穆雷,鄭敏慧.翻譯專業本科教學大綱設計探索[J].中國翻譯,2006,( 5):2|5.
  [2] 傅維利,王維榮.關於行爲主義與建構主義教學觀及師生角色觀的比較與評 價[J].比較教育與研究(外國教育動態),2000,(6):19|22.
  [3] 何克抗.關於建構主義的教育思想與哲學基礎——對建構主義的反思[J]. 中小學電教(教師版),2004,(5):4|5.
  [4] 巨瑛梅,劉旭東.當代國外教學理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4:1 25|130.
  [5] 吳楠.建構主義教學觀對教學改革的啓發[J]. 遼寧科技學院學報,2005, (4):69|70.
  [6] 張春莉.從建構主義觀點論課堂教學評價[J].教育研究,2002,(7):37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