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英語閱讀 > 英語文化 > 關於英國文化風俗有關的論文

關於英國文化風俗有關的論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2K 次

每個國家或民族都有其獨特的文化魅力,英國也不例外,特殊的地理環境和輝煌的歷史造就了英國特有的島國文化。下文是本站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英國文化的論文的範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關於英國文化風俗有關的論文
  英國文化的論文篇1

淺談英國貴族文化在英國近代小說中的體現

英國貴族文化能夠與時俱進地隨着社會經濟、政治發展變化不斷創新是其經久不衰、煥發生命活力的真諦。作爲英國文化的一部分,英國貴族文化有其自身的社會責任感和民族特徵。在英國受這種貴族文化的影響,社會精英分子,通過努力不斷提高自身道德素質和人文修養,躋身更高的社會階層,有效地激發了英國人民的進步要求,這讓整個英國社會充滿了進步、活力和正能量;同時,隨着近代文化活動的豐富和文化水平的提高英國貴族階級參與文化的程度也有了很大的提高,這對整個英國文化的傳承和發展起到了積極影響。

一、英國貴族概念

英國貴族起源於盎格魯·薩克遜時代,具有非常悠久的歷史。從概念上講英國貴族具有廣義貴族和狹義貴族之分。廣義貴族講的是傑出的、優秀的人,就是我們現在講的社會精英分子,而狹義貴族講的是願意服兵役的人,用現在的話說是爲國家做出貢獻的人,或者引申爲道德素質、個人品質高尚的人。這只是字面的理解,而事實上,英國貴族文化存在着嚴格的階級等級制度,貴族往往指的是軍隊、政治、經濟等領域取得成就的人,依然是以成敗論英雄;另外,貴族一部分來自於世襲,另一部分則來自於統治階級的賞賜,或者在戰爭中立過功的武士。當然隨着社會的進步和發展,英國貴族的結構也與時俱進地發生了比較深刻的變化。15、16世紀,隨着英國資本家的崛起,掌握社會資本的非貴族或者說社會底層人士,逐步上升到貴族階級,這引起了貴族結構的深刻變革。在國內研究英國貴族的文獻資料中,陳曉律先生和錢承旦先生做了比較準確科學的定義,其書《英國文化模式溯源》認爲,英國貴族就是一個羣體集團,最初使用的詞彙是“Nobility”,以後逐漸被“Aristocracy”替代。總的來講英國貴族是指一個統治階級,一個社會等級,一批統治者或領導者。

二、英國貴族文化和文學作品

美國文化人類學家A.L.克羅伯和K.科拉克洪在1952年發表的《文化:一個概念定義的考評》中,分析考察了多種文化定義,然後他們對文化下了一個綜合定義:“文化存在於各種內隱的和外顯的模式之中,藉助符號的運用得以學習與傳播,並構成人類羣體的特殊成就,這些成就包括他們製造物品的各種具體式樣,文化的基本要素是傳統(通過歷史衍生和由選擇得到的)思想觀念和價值,其中尤以價值觀最爲重要。”而文學作品是社會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記憶功能很好地反應當時社會背景下的文化發展模式和特徵。而英國貴族文化是一個階級社會的反映,也是一個促使人民追求向上進步的文化,那麼,通過分析英國貴族文化與文學作品的關係,從文學作品中提煉英國貴族文化的內涵就有着非常重要的意義。

英國貴族文化在近代文學作品中以嶄新的形象和角色出現,英國貴族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其發展進程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

首先,文藝復興在英國文化發展史上有着里程碑的意義,文藝復興的意義在於它動搖了宗教文化在英國文化歷史中的地位,宗教對文化不再有絕對的控制權,起不到文化導向的決定性因素,這種情況下文學作品對文化發展和傳承的影響有了質的飛躍。

其次,教育的發展改變了英國貴族的集團屬性。知識分子的崛起有效地衝擊了英國貴族集團的構成,打破了以宗教爲核心的社會精英、文化精英和管理精英。這一新生知識分子羣裏與貴族的內在聯繫,對英國文化的發展起到了革命性的影響。

再次,英國貴族階層是整個英國政治、經濟、權力的中心,對整個社會文化的發展和文學作品形式發揮着舉足輕重的作用,甚至決定了文化發展方向和文學作品形式。文學作品的創作者從經濟、政治、權力各個方面受制於英國貴族,沒有獨立的發展創作空間。英國貴族涉足文化產業和文學作品的目的與所有的統治者一樣,是寄希望服務於政治的。這就導致文學作品往往會反映出對英國貴族的推崇和讚賞,主要目的是爲了提升其社會威望。文學作品是具有傳承意義的文化傳播媒介,其所涉及的貴族文化和形象能爲廣大讀者所熟知。

最後,文學作品要取得長足發展,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必須要受到貴族的庇護,以免收到宗教的迫害;另外在經濟上同樣要得到一定的支持,如果沒有貴族的庇護,那麼文學作品就很難出版發行,再好的作品也到不了讀者的手裏。

總之,近代以小說爲主的英國文學作品,擺脫了宗教文化的束縛,開始在貴族階層找到了發展的土壤,也對英國貴族文化的發展和宣傳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三、英國近代小說反映出的英國貴族文化特點

(一)英國貴族階層注重財產積累,着力土地收購

經濟基礎是保持英國貴族地位的前提,而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土地資產的價值和意義在整個社會資產中佔有相當重的分量,這不僅僅是因爲其自身價值,更主要的是土地是貴族實現財富積累,榨取更多財富的工具。當時,英國工業發展水平還沒有形成規模,不能榨取更多的剩餘價值。貴族只能依靠土地來奠定其經濟基礎,因此,不斷地擴大土地佔有規模是貴族階層的一項基本財富積累手段,這也是貴族家族世襲的原因,當時土地的繼承性和貴族的世襲制一脈相承。這可以在英國著名的文學作品《傲慢與偏見》和《棄兒湯姆·瓊斯的歷史》得到很好的驗證,找到其貴族文化的影子。在簡·奧斯汀的《傲慢與偏見》中,彬格萊先生選擇了在鄉下安家,雖然他是個繼承了十萬英鎊的“富N代”,但是他並沒有繼續留在原來的家奢侈地生活,而是按照父親生前的遺願,在鄉下購置土地,這就反映了在當時英國的社會背景下,現金不是發展的長久之計,有了土地才能更好地可持續發展,貴族基業才能得到更好的傳承和發揚。而亨利·菲爾丁在他的作品《棄兒湯姆·瓊斯的歷史》中,講述了魏斯頓先生爲了實現土地規模的擴大,最終答應了女兒蘇菲亞與一個私生子的婚事。這足以體現出土地資產的重要性。以上兩例充分反映了當時英國貴族階層注重財產積累,並着力收購土地資產的狀況。

(二)英國貴族階層有很強的血統和門第觀念

英國貴族非常重視自身血統的高貴,當時社會血統的純真和門第的高貴,在整個貴族階層受到很高的重視,甚至說血統和門第高於一切,這種現象至今仍然有所保留。因爲它帶來的不僅僅是自身的優越感,更有別人的尊重和與衆不同的待遇。同樣的一個家族僅僅是因爲一時財富的大量積累,但由於血統和門第的問題是不受貴族尊重和重視的。英國的貴族往往以家族自稱,每個家族又以其姓氏作爲標誌,因此,追求和尋找與貴族家族的血緣關係在英國當時的社會非常普遍。哈代在他的小說《德伯家的苔絲》中寫到,約翰·德伯得知他是古老的貴族世家德伯氏的後裔時樂得手舞足蹈。他甚至讓十七歲的女兒苔絲,去追根溯源到當地一個有錢人家認本家,從而換來經濟上的資助以擺脫經濟困境。可實際上,這所謂的有錢人只是一個靠放高利貸發家的暴發戶,和這古老的英國貴族沒有一點關係,正像書中所發的感慨那樣:“諾曼的血統,沒有維多利亞王朝的財富作輔助,又算得了什麼!”這反映出英國當時的平民很希望通過血統來實現身份地位的攀升。窮人如此,貴族更需要血統爲他們贏得社會的尊重與虛榮。

(三)英國貴族注重貴族氣質的傳承和教育

英國貴族的成功並不只是外表表現出來的高貴,他們對自身素質的培養和傳承也非常重視。他們深知這對整個家族傳承和發展的意義,因此在對子女的教育方面會投入很大的力度。他們往往追求貴族的修養和品味,在他們心目中,文學、藝術、哲學、詩歌等是一個貴族必備的素質。這也是貴族在一起討論的主要話題。在著名作品《傲慢與偏見》中年輕一代的達西則是一個十足的“紳士”;小說《愛瑪》中的女主人公愛瑪也真實地反映了英國貴族對子女的培養和貴族特徵的傳承;小說《棄兒湯姆·瓊斯的歷史》之所以收人愛戴和尊重也是因爲其自身的貴族特徵。

貴族文化是英國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無論是從文化發展的起源、傳承還是與時俱進的創新,都在整個英國古老的文化歷史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近代作爲英國貴族文化傳承和發展的一個轉折點,貴族羣體的構成發生比較深刻的變化,貴族文化的傳播也藉助文學作品得到了很好的宣傳和發展,我們再通過這些文學作品,尤其是英國近代小說,能夠挖掘到英國貴族階層注重財產積累,着力土地收購;有很強的血統和門第觀念以及注重貴族氣質的傳承和教育的特徵。

  英國文化的論文篇2

淺談當代英國文學的發展與特徵

摘要:當代英國文學是英國曆史中具有耀眼光芒的文化明珠,隨着英國自由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以及民主運動的興起,在英國文壇也逐漸形成了多種文學創作風格,尤其是現實主義文學成爲了當代英國文學領域的主流創作風格,並且深刻地影響着當代英國文學的發展。本文從當代英國文學的發展特點與表現形式出發,對當代的英國文學發展進行了深入研究。

關鍵詞:當代英國文學 文學創作風格 現實主義文學 發展特點 表現形式

引言

在人類的文化發展過程中,文學成爲了人們記錄文化的語言工具,並且隨着人類的發展歷史進程,逐漸由稚嫩轉變爲成熟。不同時期的文學作品記錄了不同的時代,代表了當時的社會背景。當代英國文學也符合這一客觀規律,通過文字來記錄英國當時社會變遷與歐洲其他國家文化的交流與溝通。由於當代英國政治經濟矛盾加深,因此影響了當代文學的走向,許多作品貼近現實,反映出當時的社會背景。隨着英國自由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以及民主運動的興起,在英國文壇也逐漸形成了多種文學創作風格,尤其是現實主義文學成爲當代英國文學領域的主流創作風格,並且深刻地影響着當代英國文學的發展,對當時的社會變遷有着真實生動地描寫,並且建立起自身獨特的發展規律。本文從當代英國文學的發展特點與表現形式出發,對當代的英國文學發展進行了深入研究。

一 當代英國文學的發展概述

在歐洲文學體系中,英國文學受到其他國家的影響而產生了巨大的變化。在最開始的時候,英國文學只是口頭上的敘述,而不是呈現到書面上的。在隨着故事曲目傳播的過程中,不斷實現發展與完善,最後作家纔開始進行創作。英國文學有自己固有的發展規律,並且用堅定不移的信念進入到新的時期。

第一,英國文學最爲重要的發展就是來自戲劇的創作,隨着當時愛爾蘭民族的革命運動,打破了英國文學傳統的僵持局面,讓英國的戲劇文學得以發展。當時的創作者結合歐洲古典戲劇的因素來進行創作,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例如,蕭伯納的《華倫夫人的職業》,在英國早期的戲劇文學中佔有重要的位置。在英國,戲劇發展的高潮是50年代後期,代表作品有貝克特的《等待戈多》等。這些文學作品能夠用有限的人物對話與情境來體現出當代英國社會的真實生活狀況,而搭配英國優秀的演員演出更加能夠突出英國戲劇創作的內涵。

第二,英國小說主要展現爲戰爭小說,這是由於英國參與到兩次世界大戰,並且給人民的創傷是巨大的,因此產生了層出不窮的創傷文學。隨着新時期的發展,英國以現實主義文學模式爲主,這種現實主義文學具有強有力的語言,可以說是英國文學發展中的重要里程碑。

第三,英國的詩歌出現也在英國文學中佔有不可小覷的地位,尤其在當代的英國詩歌中,以多元化的韻律而著稱,並且融合了其他國家的文化,這一時期的英國詩歌對社會文化造成了巨大的影響。例如,著名史詩劇《列王》、《荒原》等,都是富有時代特色的文學作品。不只是融入了作者主觀的情緒,並且對歷史與人生也有深刻的思考。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英國詩人們創造的詩歌也開始變得質樸起來,用簡潔的語言表現出人們內心的情感,並且形成了自己的派別。可以說,詩歌也是英國文學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並且繼續在當代英國文學中閃光。

二 當代英國文學主要派別分析

1 英國當代無產階級文學的發展

在19世紀產生的英國文學中的無產階級文學對整個文壇有着重要的影響作用,而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學派別就是憲章派文學,對於英國無產階級文學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這種文學派別是爲了與憲章運動配合,進而配合英國無產階級的工人運動,所以許多文學作品都具有宣傳性的精神,一般在工人階級的集會中創辦刊物與創作詩歌散文等。一般英國的憲章派的文學作品是爲了服務於憲章運動的,所以這時候的無產階級文學作品並沒有較深的內涵,但是這一時期的無產階級文學依然代表了英國文學中的無產階級類別走向了當代英國文學創作的高峯。

英國當代的憲章派的代表人物是當時帶領英國無產階級進行憲章派運動的靈魂人物――愛內斯特,他經常去參加一些無產階級的工人集會,並且大量地發表演講,他不斷表達出無產階級的工人在資本家壓迫下的艱苦生活,去要求政府給無產階級的工人更多的福利。通過不斷融合了在憲章運動中的感悟與經驗,愛內斯特把深入羣衆挖掘出來的文學素材用來創作文學作品,並且有了不俗的成績。例如,著名的詩歌集《未來之歌》,“在未來的日子裏,降臨了的希望,將不義在公理面前折腰。我們要鼓起來一點勇氣,兄弟們!把那個明天變成了今朝!”這部詩歌集也成了當代無產階級文學體系中重要的作品之一。

2 英國當代文學中現實主義小說的發展

在19世紀的英國文學中,我們可以看到的最輝煌的成就是當代的現實主義小說的產生與發展,可以說,英國現實主義小說在當代英國文學史上佔有最爲重要的位置,甚至在當代歐洲文學中也具有顯赫的地位。

(1)現實主義文學的產生背景

在當代,英國不管是經濟發展方面,亦或是政治制度方面,以及人們的文化思維意識方面都有着巨大的變化。而這種整體上的變化是當代社會思想的核心,也是現代社會價值觀念產生的源頭,它讓英國成爲了稱霸全世界的工業領袖。

由於當時的經濟社會產生了重大變化,首先在藝術文化領域產生了啓蒙思想,並且在英國全國範圍內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與傳播效果,而這種啓蒙思想是來自當時的資本主義的羣衆運動,是反對當時英國封建制度的主要思想聯盟。在19世紀之後,隨着當時英國自有資本主義派別的建立,也標誌了當時英國啓蒙革命運動進入到高潮階段。而在英國啓蒙運動中,英國學者也在啓蒙運動中佔有着重要的位置,他們宣傳的思想對於當代英國文學的發展與進步有着巨大的作用。當代英國文學在社會發展中不斷汲取豐厚的養料,並且在變革的背景中去探尋文學創作的靈感,實現了在啓蒙主義的巨大影響下的文學跨越。我們可以認爲,如果沒有英國當代社會變革,也就沒有當代的英國文學如此難以逾越的地位,並且也不會出現轟動世人的現實主義文學,可以說,英國的現實主義文學的創作是當時社會矛盾出現後產生的。這種文學創作派別呼籲要用文學來關注設計現實與羣衆,並且密切關注人們精神的變化與保護他們。

(2)現實主義創作的特徵分析

從整體上來說,19世紀的英國文學,除了少部分的無產階級的小說之外,主要的創作潮流就是現實主義小說,並且佔有主要的地位,掌控着英國當代文學發展的方式。這一時期的英國現實主義文學的創作風格主要是以描寫社會生活爲主,並且關注到社會底層的小人物的生活現狀,從小人物的生活困境來直接揭露了當時社會的黑暗與腐朽,這成爲了英國當代現實主義文學創作的主要方向。

從具體上來說,當代的英國現實主義文學中的主要創作潮流分成了三方面的特點:第一,作品細節的真實性,由於這一時期的作品內涵講求的是真實性,因此需要對細節進行真實地描寫與還原,要用具體的文字與思想內涵來反映出當時的社會生活,並且用真實的形象與細節的描繪來感染讀者,讓許多讀者在觀看之後感覺身臨其境。例如,薩克雷創作的《名利場》,是當時著名的諷刺性批判現實主義小說,通過主人公的遭遇,將當時社會中羣衆追求名利、權勢、利祿的真實景象還原,批判了這些浮誇的事物是相連相通的。第二,刻畫小說形象的典型性,當代英國現實主義小說通常會用典型的描繪方式,對於現實中積累的資料進行整理與概括,揭露社會現實生活的本質特徵。其中,這些本質上有對於英國現實社會的不滿,也有對高尚的精神品質的宣揚。可以說,這種典型性的特徵是英國現實主義小說創作的核心,並且會與自然主義區分開來,使得現實主義的英國文學中的人物形象具有鮮明的性格,不會顯得單一做作,而是真實地記錄了生活。第三,對於描寫方法的客觀性,現實主義文學的情節中會自然地表現出文學創作者的真實情感,而不是通過其他的方式來表現出來,這種客觀性能夠加深創作者的思維表現力,讓故事情節更加深入與富有表現力,可以體會到文學作品之外的內涵。《德伯家的苔絲》,是哈代著稱於世的“威塞克斯系列”中的一部力作,通過第三視角塑造了一個純潔的女人的生活,表現出了作者對於當時女性處於底層社會現實的態度。

三 當代英國文學的整體特徵與表達形式

1 複雜多變的形式

縱觀當代英國文學可以發現它具有其他文學不同的特徵,有着複雜多變的特點。英國文學在創作形式上與傳統的英國文學創作有着巨大的差異。19世紀之後的英國當代文學,在多數作品中呈現出明顯的地區性差距。而同一時期,蘇格蘭等地區的詩歌文學開始爭奇鬥豔,讓英國文學出現了靚麗的風景線,而這一時期的詩歌文學具有明顯的民族特徵,並且展現出詩歌的魅力。另外,這一時期的戲劇文學也開始有了很好的發展,語言更加簡練精湛。之所以能夠受到衆多觀衆的青睞,是由於英國戲劇文學符合當代文學發展的潮流,是當代英國文學不斷髮展與改革的里程碑意義的標誌。並且,當代英國的小說也開始迅速發展,給整個世界文壇帶來的撼動遠遠超過了詩歌與戲劇,給人們留下了巨大的震撼。飽滿真實的內容與生動的情節,在文壇中佔有重要地位,當代英國小說不但能夠符合這一時期的客觀要求,還具有多變的內容讓讀者深愛不已。

2 與當時社會現狀相融合

當代的英國文學以現實主義文學爲代表,創作風格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並且女性形象與文化在當代英國文學中很好地體現出來,也成爲當代英國文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從女性文學創作者創作的文學作品中,以自身的視角來觀察到現代社會女性要承擔的責任,並且增強了女性的自我覺醒意識,以平等的態度來面對生活與情感。例如,多麗絲?萊辛創作的《金色筆記》《第三、四、五區域間的聯姻》等作品都展現出當代英國女性特徵,並且藉助文學作品來爭取到女性的現代社會的主體地位。

結語

可以說,當代英國文學領域有着豐富的作品,並且在當時複雜的背景下形成了衆多類型,讓當代文學形成了藝術形式多元化發展的繁榮景象。在另一方面,文學與哲學同時結合,讓兩者得到了相互的促進與進步,進而產生出哲學與文學相融合的創作方式,體現出這一時期的巨大價值。隨着文學創作的日益繁榮,英國文學的發展我們是可以看到的,尤其是詩歌、小說等文學作品都展現出自身的優勢與作用,體現出巨大的文化與社會價值。而在未來的文學發展中,創作者更要展現出文學作品的時代特徵與責任,將正確的價值觀與社會現實相結合,才能夠體現出文學作品的真正涵義,讓當代英國文學站立在世界文壇的巔峯。

參考文獻:

[1] 任樹懷、孫桂春:《信息共享空間在美國大學圖書館的發展與啓示》,《大學圖書館學報》,2006年第3期。

[2] 歐陽美和、王傳舉:《試論英國文學中女性文化主體地位的發展》,《江西社會科學》,2006年第4期。

[3] 曹永:《我的思緒像一匹野馬――曹永就幾個問題的答卷》,《山花》,2010年第2期。

[4] 趙博、聶青:《當下文學創作的異化現象和美》,《時代教育》(教育教學版),2010年第1期。

[5] 朱利民:《西方理論中國化的步伐:進化論與中國文學理論的變異》,四川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7年。

[6] 張放放:《〈紅色英勇勳章〉中英雄典型弗萊明的心理解讀》,《外國文學研究》,2005年第5期。

[7] 陳秋玲:《我國近年莎士比亞研究論文統計分析》,《文教資料》,2010年第34期。

[8] 李綱、劉劍鋒:《近五年來我國英國文學研究述評》,《外國文學研究》,2002年第4期。

[9] 陸遙:《對話中的深度悲憫――從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復調小說看蘇里科夫的歷史畫》,《中外文化交流》,2007年第1期。

[10] 張帆:《克里斯塔?沃爾夫對浪漫主義女性思想的現代闡釋》,上海外國語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4年。

>>>下一頁更多精彩的“英國文化的論文”  英國文化的論文篇3

試談英國的騎士制度與騎士文化

摘 要: 騎士制度不是英國本土的產物,但它在英國的土地上一步一步地發展與完善起來,騎士階層不斷髮展壯大,形成了獨特的騎士精神與騎士文化。試從闡述騎士制度在英國的建立、演變到衰落出發,着重討論騎士精神所蘊含的品質以及騎士的典雅愛情觀,最後簡要勾勒騎士精神在英國文學中的演變,希望能夠從一個較爲全面的角度介紹對英國曆史文化有着深遠影響的騎士制度與騎士文化。

關鍵詞:騎士制度;騎士文化;騎士精神;典雅愛情觀

一談到英國,不由得讓人想起彬彬有禮的英國紳士,無論是文學作品還是影視作品當中,所傳遞的英國紳士的形象都是深入人心的。所謂的紳士精神,大概就是指對於個人身份和榮譽的注重;對於風度、禮節和外表舉止的講究;對於崇尚精神理想和尊重婦女的浪漫氣質的嚮往;以及恪守公開競賽、公平競爭的精神品質。而這種“紳士精神”的形成,大抵可以追溯到中世紀的騎士精神,因爲我們知道,中世紀的騎士精神對現代英國的民族性格塑造起着極其重大的作用,使現代英國人的民族性格中包含了優雅的貴族氣質成分。或許,我們可以用幾個詞來概括騎士精神,那就是:忠君、護教、行俠(唐國清,2006: 42)。下面我們就來探索一下充滿神祕色彩的英國騎士文化。

1 英國的騎士制度

1.1騎士制度的起源及演變

騎士制度最早起源於8世紀的法蘭克王國,它是一種建立在封建采邑制度基礎上的軍事制度,包含封君封臣關係、騎士生活習俗、行爲規範和思想觀念等方面的內容。11、12世紀,日臻完善的騎士制度從法國遠渡重洋來到英國,結合當地的一些軍事傳統,形成了英國的騎士制度。騎士制度傳播到英國的土地上與兩個事件有關:一是1066年的諾曼底征服;二是愛麗諾與亨利二世的婚姻。通過前者,威廉一世在英國建立了封建制度,英國的騎士階層因而誕生,騎士制度的發展有了依託。而通過後者,騎士制度中的又一重要內容—騎士愛情觀念也傳入了英國。由於愛麗諾來自於騎士愛情觀的發祥地,在她的倡導下,大量創作抒情詩、宣揚騎士愛情觀的行吟詩人來到英國宮廷,從而將騎士愛情觀帶入了英國。

隨着騎士階層在英國的確立,與騎士有關的生活方式、行爲規範與文化也一步一步地發展完善起來。15、16世紀以前,渴望進入騎士階層的人需要經過侍童、扈從階段的培養,成年後加以封授才能成爲騎士,而只有騎士纔有資格參加比武大賽。騎士的生活方式隨着時間的變化而改變,其培養場所逐漸由宮廷轉到學校,家庭教育被大學教育所取代;騎士的封授不再實行;比武大賽也從一種實戰訓練轉變爲一種觀賞性的活動。騎士的行爲不斷規範化,呈現文明的趨勢,這是因爲騎士一方面受到____的教化,一方面受到宮廷文化的薰陶。騎士在典雅愛情觀的激勵和宮廷禮儀的約束下,逐漸由一介武夫轉變成謙謙君子,培養成了一種忠勇、謙恭、講究禮儀、以保護弱者和婦女爲己任且對上帝虔誠的騎士精神。

1.2騎士制度的衰落與解體

隨着商品經濟的發展,騎士制度賴以生存的經濟基礎——封土製,開始受到衝擊。另外,在長期的戰爭中,騎士制度自身的弊端也日漸顯露,它逐漸不能滿足國王開拓疆土的需要。1159年,亨利二世(1154—1189)進行的軍事改革正式宣告了騎士制度走向衰落。

爲了限制封臣的軍事力量,加強王權,亨利七世於1504年頒佈了《取締家兵法規》。該法規明確規定:凡豢養家兵的均應在王室法庭受審,一經供述,審訴以嚴明證據確鑿後,即可將被告定罪(伯裏格斯,1991: 127)。這從法律上規定封臣不得擁有自己的武裝,標誌着封建騎士軍役制的徹底瓦解。再加上新式武器的出現以及盔甲和裝備的不斷進步,加速了騎士制度的解體,促使騎士制度退出歷史舞臺。

英國的騎士制度從確立到瓦解,歷時5個半世紀。騎士制度作爲英國封建社會形成和發展階段的一個重要歷史現象,其存在和發展是封建制存在和發展的基礎。

2 英國的騎士精神

2.1 騎士精神中所蘊含的主要品質

騎士精神淵源於熱愛榮譽和戰爭的古代日爾曼民族,經由____的規矩教化和典雅愛情與文學的薰陶,逐漸內化爲英國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顯著特徵。理想的騎士們的形象是:“比武場和戰場上敢於冒險、力挫羣雄的勇士,愛情生活中溫柔體貼、風流倜儻的情人,社交場合彬彬有禮、修養良好的紳士,宗教上虔敬謙卑、道德上自律的信仰實踐者和護教者”(朱偉奇,2004: 2)。《中世紀騎士詞典》中對於騎士精神的解釋較爲詳細:騎士精神是一名騎士的品質。他出身高貴、舉止文雅、誠實、忠誠、對婦女有禮貌,純潔、勇敢、無私、深懷着宗教感情,具有強烈的榮譽感、同情弱者、慷慨大方、捨己爲人(Matthews, 1998)。總之,騎士的美德是勇敢、忠誠和奉獻。

忠誠是騎士精神中備受重視的品德。忠誠起初是指騎士必須效忠封建領主,這種忠誠與騎士的名譽休慼相關。騎士一旦觸怒甚至背叛了自己的領主,他的名譽就會受到很大的影響。而隨着____會的勢力得到加強,中世紀騎士與教會相結合,教會越來越強調騎士應該對教會忠誠(倪世光,1998),於是騎士成爲了保護教會的忠誠衛士。騎士的忠誠除了來自它的封建隸屬性和宗教動機之外,還來自於女性的鼓舞。效忠和保護“心愛的貴婦人”,是騎士最大的幸福。由此可見,對領主、教會以及心愛的貴婦人忠誠是騎士的必備品質。

勇敢是一種毫不畏懼的氣魄。中世紀騎士的主要角色是軍人,其職業就是戰爭,因此在軍事活動頻繁的中世紀,勇敢就被認爲是騎士最基本最首要的品質。另外,比武大賽是西歐中世紀貴族社會的重要活動,因而比武大賽是騎士展示勇敢的舞臺,是騎士在公衆面前自我武藝和膽識的評測和檢驗,也是解決一切矛盾和難題的途徑。

同情和保護弱者是騎士的重要信條之一,騎士要保護弱者,尤其是要保護婦女不受邪惡勢力的欺凌和傷害。此外,一個公認的好騎士必須還具有謙遜寬容的品質,即使是在爭奪榮譽的比武場上,在展現驍勇善戰的同時,也應表現出謙遜的修養和寬容的心腸。最後,信守諾言也是騎士必備的優秀品質之一,騎士必須對自己說的話承擔責任和義務,言必有信、一諾千金是衡量一個騎士的重要標準。

2.2騎士的典雅愛情觀

11世紀以來,隨着經濟的迅速發展以及貴族生活方式、思想觀念的變化,在英國興起了中世紀騎士的愛情觀念—典雅愛情觀(Courtly Love)。騎士典雅愛情觀的內涵非常廣泛,非常複雜,其特點之一就是包含着“效忠”的觀念。典雅愛情是以男女雙方的地位不平等爲基礎的,這是受到當時普遍存在的聖母崇拜現象的影響。在騎士的愛情觀念中,貴婦人被大加讚賞並被推崇到極高的位置,完美的女性成爲人世間最值得讚美、愛慕和敬仰的目標。

騎士階層的發展壯大,專屬於騎士階層的文化就迅速形成了,遊吟詩人的抒情詩就是表達這種騎士文化的主要形式之一。亨利二世的王妃愛麗諾就是遊吟詩人的保護者和騎士愛情觀的大力傳播者,抒情詩中宣揚的典雅愛情觀在英國的宮廷中傳播開來,對生活在其間的騎士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當騎士告別戰爭迴歸和平環境之時,以追求榮譽爲生命的騎士,需要另闢蹊徑來獲得榮譽。這種榮譽給早期以追求忠誠、勇武、護衛____的騎士精神又增添了一種浪漫的、溫文爾雅的、爲了追求理想的愛情而犧牲的世俗精神。

騎士是有着戀母情結的,這與其成長經歷密切相關。因爲要成爲一名騎士,必須要經過侍童(7、8歲以後)、扈從(14、15以後)、和騎士(21歲以後)三個階段的封建騎士教育。侍童階段教育,主要是在權勢高的領主城堡中幹雜活,並從貴婦人那裏學習一些騎士禮節和文化知識。進入扈從階段,則成爲主人的隨從護衛,也就是預備騎士,主要學習騎術、劍術、狩獵、吟詩、弈棋、最後必須經過晉封儀式或稱爲授劍儀式,才能成爲真正意義上的騎士。在騎士生理和心理成長的最重要的階段,女主人扮演着老師和母親雙重角色,所以騎士在崇拜、尊敬和服從女主人的同時,產生了一種複雜、特殊的“戀母情結”,反映在騎士文學中,便以典雅的“畸形”愛情觀出現:對貴婦人恭敬、順從、愛慕與忠誠(賀寧杉,2007: 21)。典雅愛情的一般表現是,當騎士遇到心愛的貴婦人之後,他便要戴上象徵的標誌,立誓要信仰她,終身捍衛她,至死不渝。如果情人接受了這個騎士,則會舉行一個“效忠儀式”,騎士要宣誓至死爲她效忠,捍衛她的名譽。騎士對女士的忠誠就如同對其領主的忠誠一樣,包括聽從貴婦人的命令,冒一切的危險和受一切的折磨(趙立行,2000)。

3 騎士精神在英國文學中的演變

早在11-12世紀,英國曆史上就出現了反映騎士精神的書籍,如《貝奧武甫》(Beowulf),它是中世紀歐洲的第一篇民族史詩,也是英國文學的開山之作。12-13世紀的騎士文學主要描寫美人與英雄之間的浪漫愛情,衝破了____的禁慾主義,爲世俗文學的發展開闢了一條道路(莊錫昆,1999: 112)。13-15世紀是騎士制度發展到興盛並由盛而衰的轉折期,騎士文學作品層出不窮,其中最爲著名的是亞瑟王和他的圓桌騎士的故事。

騎士文學一般採用傳奇的題材,即非現實的敘事詩和幻想小說,以忠君、護教、行俠爲內容,以英雄和美人、冒險與戀愛爲題材,採用即興的、自由的、浪漫的創作方法編撰而成。在騎士文學中,騎士抒情詩問世最早,約於十二世紀誕生於法國南方的宮廷。自十三世紀開始,散文騎士小說相繼出現,至十四世紀幾乎取代了騎士故事詩,騎士精神也自然在這些作品中繼續發展豐富。但隨着騎士制度的解體,騎士文學由於失去生活的土壤而轉向畸形發展,十七世紀西班牙塞萬提斯的《堂吉訶德》的問世無疑是對騎士文學的一次沉重打擊(唐國清,2006)。《堂吉訶德》之後有關騎士題材的作品大致可以分爲兩類:一是展示騎士制度必然滅亡的歷史趨勢,如莎士比亞的《亨利四世》,另一類則是對騎士道德充滿無盡的懷念、旨在抨擊資本主義的歷史類小說,如司各特的《艾凡赫》等。

這些作品表現的騎士精神總體來說都沒有脫離中世紀騎士文學的框框,無非是騎士同貴婦人的愛情、騎士對君主的忠誠、騎士對事業的追求與成就等。隨着英國政治、經濟、社會結構以及審美情趣諸方面的變化,反映騎士道德的作品也逐步走向了衰敗,然而以騎士道德爲母題的作品仍會不斷髮展,騎士道德也會隨着時代的前進和發展最終轉化爲紳士風度。

4 結語

騎士制度推動了英國社會的文明化進程,它滲透到了英國教育、軍事、文化、文學等領域中,成爲英國曆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英國的騎士制度不僅有和歐洲各國相似的共性,還擁有自身的個性。騎士階層的流動性和開放性,促成了騎士精神與資本主義倫理精神的融合,催生了英國的紳士風度。中世紀英國的騎士制度給英國的社會和歷史帶來了深遠的影響。

參考文獻

[1]?John Matthews. Dictionary of Medieval Knighthood and Chivalry [M] York: Greenwood Press, 1998.

[2]?阿薩•伯裏格斯. 英國社會史[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1.

[3]?賀寧杉. 聖母崇拜與騎士文學的典雅愛情[J].淮陰工學院學報,2007, (12).

[4]?倪世光. 論騎士行爲準則的____特徵[J].河北師範大學學報,1998, (1).

[5]?唐國清. 試論歐洲文學中的騎士精神[J].蘇州教育學院學報,2006,(9).

[6]?趙立行,於偉. 中世紀歐洲的典雅愛情[J].世界歷史,2000,(4).

[7]?朱偉奇. 中世紀騎士精神[M]. 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2004.

[8]?莊錫昆. 西方文化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猜你喜歡:

1.英國紳士文化論文

2.英國風俗文化論文

3.英國文化論文

4.英國文化概況論文

5.英國文化的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