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英語閱讀 > 英語文化 > 英國文學相關論文大全

英國文學相關論文大全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7W 次

英國文學中不乏一些著作,在特定歷史背景下,這些著作在故事背後表現出的情感方向也存在差異性。下文是本站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關於英國文學相關論文下載大全的範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英國文學相關論文大全
  英國文學相關論文下載大全篇1

淺論英國文學中荒島意象

一、引言

英國荒島文學的出現與英國的地理位置以及其殖民發展的歷史和其本民族早先形成的資產階級的冒險精神息息相關。也正是因爲如此,荒島成爲英國文學中重要的意象之一,也是其文學的重要主題。

莎士比亞的《暴風雨》、巴蘭坦的《珊瑚島》、威廉·戈爾丁的《蠅王》這些優秀的文學作品中都主要以荒島爲意象,目的在於揭示在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過程中,人與自然的一種衝突,同時試圖探索人改造社會以及自然過程中的途徑。

二、英國荒島文學中的母題

英國產生了自己獨特的荒島文學並不是偶然的,而是多種因素作用的結果,主要有:

(一)人文以及地理環境等因素的影響

任何一種文化的形成都有其特定的模式,並且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英國的荒島文學的形成也是由其人文。經濟、政治、文化以及地理等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英國屬於典型的島嶼海洋性文化,它位於歐洲的大不列顛諸島上南面和法國相望,中間隔着多佛海峽和英吉利海峽,這兩個海峽是歐洲大部分國家前往大西洋的唯一的路徑,正是因爲如此使得英倫三島在世界的海上交通系統中佔有中舉足輕重的地位,這種獨特的地位爲作家們文學作品的創作提供了重要的前提基礎。此外,英國率先開始工業革命,經濟獲得快速發展,其冒險的精神起着重要的作用,這從某種程度上也醞釀了其文學作品中的荒島母題。總之,島嶼和海洋一直深深影響着英國文化的形成於發展。

(二)啓蒙思想的影響

英國所出現的荒島文學並不只是一兩部,而是作爲一種現象出現的,丹尼爾·笛福的《魯濱遜漂流記》、《辛格頓船長》、喬納森·斯威夫特的《格列佛遊記》,以及羅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的《金銀島》在文學史上都是具有重要地位的荒島文學的代表,這類的文學大多都帶有很強的寫實性,這類的作品大多都受到了啓蒙思想影響。

啓蒙思想家提倡要推翻封建制度的古法以及權威,消除人們固有的偏見,提倡科學以及人們打破原有的精神束縛,肯定人的精神的價值作用,在文學上主張宣傳資產階級自由、現實、肯定個人的思想,荒島文學宣揚的正是英國資產階級的冒險精神,與啓蒙思想的主題相符,可以說荒島文學的產生時啓蒙思想以及英國資本主義經濟不斷髮展的結果。

三、威廉·戈爾丁的《蠅王》中的荒島意象

《蠅王》這部小說主要題材主要來源於巴蘭坦的《珊瑚島》,在《珊瑚島》這個故事中,主人公傑克、拉爾一夫以及彼得金三個孩子因爲發生輪創事故而來到南海的一個荒無人煙的島嶼-珊瑚島上,《蠅王》中主人公的取名幾乎與《珊瑚島》一樣,但是兩者所要表現的主題卻很不一樣,《珊瑚島》重在表現的是人類對文明的重視,人與人之間的關愛互助,肯定的是人性的美,在這部作品中,荒島是冒險家的樂園,但是《蠅王》所要表現的主題則不同,這部作品重在表現的是人性之惡。該作品中的線索與其它的荒島文學作品差不多,即主人公先是在無意識中走進荒島的,然後在荒島上通過各種努力獲得生存,最後找到方法走出荒島。但是這部作品的獨特之處在於其通過對主人公在荒島上(荒島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代表的是原始的環境)的行爲以及心理的刻畫,來逐漸展現人的本性,這是該部作品的核心表現點。

在該作品中,荒島不再是冒險家的樂園,也不再只侷限於簡單的表現冒險家的精神。作品中的故事有一定的超時代性,這是作者二戰的經歷所帶來的靈感,故事的時間可以說是設定在未來的時代的,具有一定的假設性,即現代的文明的發展使人類的足跡已經拓展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甚至是當時遙不可及的太空,人們找到這樣一座荒島有點不可思議,但是作者在作品中所設定的荒島卻並不會讓人們對其產生質疑,因爲這只是作者用於表現主題的載體,它所要表現的是作者對於人類未來發展的哲學思考及對人性、對人類前途必要的憂患。

在這樣的思考中,作者重在揭示的是人性惡的主題,同時也隱含着隱含的贖救主題,小說中傑克以及羅傑即是人性的惡、獸性和非理性的代表,豬仔是科學精神的代表,拉爾夫則是理智,民主的象徵,西蒙是基督教的影射,在他的身上籠罩着一層神聖的光暈,其職責在於爲人類播撒恩澤和慈愛。

《蠅王》中的荒島可以說就是英國20世紀的社會的一個縮影,甚至可以說是資產階級社會的縮影。其意義在於告訴人們經濟的不斷髮展,人們對物質財富的追求,最終使人們的人性惡逐漸顯現出來,荒島走向毀滅是必然也就意味着人類社會如果不知道反思自己的行爲也必將走向毀滅。

四、結語

英國荒島文學的形成是多種因素作用的結果,荒島意象在不同的文學作品中表現的主題也不一樣,《蠅王》中荒島意象只是英國衆多荒島文學作品中的一種,意在引起人們對人性惡的反思。

  英國文學相關論文下載大全篇2

淺談基督教對英國文學的影響

一、

基督教文學,尤其是基督教宗教經典《聖經》對英國作家的影響至今不衰。《聖經》既是猶太教的經典,又是猶太民族的文學總彙,基督教將其歷史傳說、宗教故事、民間風俗、誓言聖詠、愛情詩歌等內容承接過來,與自己的福音故事、使徒聖蹟揉爲一體,形成了聖經故事,成爲後世文學作品化用不盡的創作源泉。

許多偉大的思想家、文學家、藝術家都曾從《聖經》中汲取營養,尋找素材。瞭解基督教及其與英國文學的內在聯繫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文學作品。

二、莎士比亞及作品與基督教的關係

莎士比亞作爲世界上最偉大的作家之一,受基督教的影響甚大。關於他生平的權威記述流傳下來的並不多,因此很難準確判斷莎士比亞的宗教信仰。但一個人的作品即是他信仰的最真實的反應。從莎翁的作品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他受基督教文化影響之深且具有濃厚的基督教意識。《聖經》給予了莎劇無窮的養料,在莎劇中隨處可見《聖經》典故的援用。他在他的喜劇、歷史劇、悲劇、詩和十四行詩中,曾數百次地引述過聖經中的句子,表達了對基督教很多思想的認同。

莎翁在作品中不止一次地表達了人應該追求超驗的存在意義,即超越現世存在的永恆意義。在他的很多作品中我們都可以看出這位英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作家對生命及超驗存在有着他自己的思考。面對生與死這個永恆的話題,莎翁認爲人的生命有限,讓生命的價值無限化即是人活着的意義。

三、班揚及班揚作品與基督教的關係

班揚(John Bunyan,1628-1688)是英國文藝復興後期與莎士比亞齊名的作家。他出身貧寒,是一個補鍋匠的兒子,也是一名清教徒。班揚少年入伍,歷經戰爭之苦,青年時期又經受多年信仰危機,甚至因宗教信仰遭受了12年的牢獄之災。也正是在此期間,班揚懷着教徒純潔的心靈和虔誠的寫作態度寫了《天路歷程》,此書被譽爲“心路歷程的嚮導”。

班揚以一個宗教徒的眼光來看待自己生活的世界,發現了這個世界中太多的醜惡,他因此而彷徨、無助。然而他又從自己的信仰中獲得了信心,找到了自我救贖的方法。他希望把這種信心與感悟帶給身邊的人,點亮更多人的心靈,因而寫了《天路歷程》。

他想以此書告訴人們,通往天國的歷程即是人們在世間經歷的日子,__的歷程也象徵着人類追求美好未來的進程。一個善良的旅行者披荊斬棘,絕路逢生,會被愚昧矇蔽也會有絕望的時候,但憑着不屈不撓的精神終會到達終點。班揚以絕妙的諷刺來描繪人間百態。希望以清教徒的標準淨化17世紀的英國社會。

四、英國文學作品與基督教的深層內涵

英國文學的很多作品中都帶有明顯的宗教情懷,基督教的一些內在精神在英國文學的很多作品中可以得到明顯的體現。如對原罪的肯定,對贖罪的認同,對仁愛的宣揚往往是作品的主題。基督教的善與惡、罪與贖等概念被很多作者一再地以各種不同的形式重複引用。以下文章將從原罪、贖罪、仁愛三個方面進行論述。

(一)原罪

基督教認爲人生而有罪,這種罪體現爲人難以抵制的貪婪和私慾。基督教認爲原罪是人的自由意志背離上帝的結果,人的一生就是爲了贖罪,爲了洗滌生而帶來的罪惡。以莎士比亞戲劇爲例,莎翁對人的本質的理解與基督教有一致之處,都視人爲有罪的存在,都認爲罪惡源於人的自由意志。但它又與基督教有本質的差異:基督教認爲人性的救贖只能依賴神恩,而莎翁戲劇體現的卻是人的自由意志可以幫助人們實現自我救贖。莎士比亞戲劇中將罪惡看做是自由意志中的破壞力,儘管破壞力使人無法徹底自救,但自由意志中的內驅力可以使人在對自我有限性的觸摸中,生髮出對宇宙的敬畏感,獲得人性的提升與精神超越。

1.原罪在莎士比亞作品中的體現

在莎士比亞的作品中,特別是戲劇作品,其中劇情的展開,追其根源都是由於人們的原罪。

2.原罪在班揚作品中的體現

在《天路歷程》中,__有兩個目的:一是卸下背在背上的裝滿了生命恐懼與邪惡的重任,其二就是要歷盡千辛萬苦到達聖城。天路客們的靈魂逐步經歷了悔罪皈依,抵禦皈依後的誘惑,經受對主忠愛的嚴格考驗,最終達到信與義的完善的四個階段的發展,根據基督教的拯救方案和拯救教義,這一發展過程正是一個人的靈魂在拯救之路上的歷程。它淋漓盡致地再現了聖徒們由今生到永世的神聖信仰之路,也真切地展示了人們爲某一理想而艱苦跋涉的人生旅途。

(二)救贖

救贖是《聖經》中最重要的主題之一。基督教認爲人因爲罪而與上帝隔離,生命被罪惡困綁,罪使人成爲被奴役者,而救贖者則是通過自我救贖,使人得釋放。從基督教的角度看贖罪,上帝是救贖者,只有上帝能把人從罪惡釋放出來。

1.救贖在莎士比亞作品中的體現

莎士比亞倡導的救贖觀與基督教有明顯的區別。基督教認爲救贖要依賴神恩,而莎士比亞戲劇體現的是人的自由意志的力量。這裏也有莎翁作爲人文主義作家代表的特點,他認爲人的理性可以發展意志中善的一面,人的自由意志足夠強大來使人實現自我救贖,制約邪惡的意志,達到精神純淨,求得自由。

2.救贖在班揚作品中的體現

《天路歷程》書中借用了寓言和夢境的形式,通過隱喻的基督形象來闡釋自己的基督宗教思想,以基督精神來審視世俗社會。

書中的敘述者在夢中看到一個叫做“__”的人正在讀一本書,知道了自己居住的城市將遭天火焚燬,驚恐不已。這時一個叫“傳道者”的人指點他必須逃離自己的故鄉,前往天國。基督__着世界的重擔,從此踏上了艱難而勇敢的歷程,爲自己、也爲他人尋找救贖。所謂的天路歷程就是漫長的救贖之路,這一歷程分十個階段,他生動再現了基督__的艱難與勝利。每次試探和困難,歡樂與悲傷,平靜與誘惑其實都是現實生活人們的真實經歷。只有經歷這些,克服這些才能達到真正的自我救贖。

這種救贖之路不僅僅指__通向通過天國的贖罪與懺悔之旅,也具有普遍意義。即人在生活中掙扎困頓,感覺無法解脫之時,通過心靈的反思與懺悔,洗淨心中的罪惡和邪念,最終必能抵達心靈的聖城,尋找到靈魂的安寧與解脫。儘管《天路歷程》一書中充斥着大量的夢境場景,班揚卻認爲人生不是浮夢一場,而是一條充滿艱辛曲折的救贖之路。

(三)仁愛與正義

基督教的一些思想有着積極的意義,對 社會的 發展及人們的身心自修都有着一定的影響。很多信徒篤信基督教,重要的原因即是它對人性和人格提升的積極意義。宗教是基督教的本質特徵,但是它的另一層魅力便是它針對普遍的人性,爲人類提供終極關懷的意義。

基督教有三種基本教義即是愛、信、望。它宣言仁愛,倡導人們心懷愛與寬容。《聖經》中基本上是從三方面來闡述愛的。即上帝對人的愛;人對上帝的愛;人與人之間的愛。其一,上帝的本性就是愛,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出於愛。其二,我們對上帝必須奉獻完全的愛,這種愛指引着我們的思想,指引着我們的行動。其三,人與人之間的愛是以上帝的愛爲根基的。貫穿整部聖經的愛的理念都是建立在上帝先愛了我們的這一根基之上的。上帝把他所有的愛都給予了他的子民,而他的子民更要懷抱仁愛之心來面對這個世界。

基督教這種思想,成了後來新教__參與社會生活,進而影響社會的動力。這也爲基督教找到了一個極佳的出發點,使它成了關切社會、不消極遁世、宣揚正義仁愛的宗教。

而對於英國 文學作家而言,他們在作品中吸收了這些基督教思想的有益成分,甚至有意把《聖經》故事的寓意和基督教宣揚的教義融入到了作品的情節和人物性格里。

1.仁愛在莎士比亞作品中的體現

在喜劇中,他描繪世俗的愛情、友誼與寬恕、仁慈等人的主體性力量。在歷史劇中,他宣揚將善外化爲公正、仁慈和智慧、力量。

2.仁愛在班揚作品中的體現

在《天路歷程》中,天路旅客“__”經歷的邪惡世界,實際是作者班揚生活的現實世界的生動寫照。班揚在書中表達了蔑視世俗醜惡,追求美好生活的思想。《天路歷程》一書承載了作者班揚的宗教及道德理想,有着濃郁的基督教氣息,代表了作者本人對17世紀英國動盪不安的社會現實生活的認識,也是班揚深陷囹圄12年的發憤之作,寄託了他變革現實、拯救人類、尋求美好精神家園的強烈願望。

結論

我們作爲讀者和英國文學的愛好者,並不一定篤信基督教,也並不一定認同基督教的所有教義和觀點。但是瞭解基督教爲我們更好地解讀英國文學,特別是中世紀的英國文學提供了很好的途徑。

以基督教爲切入點,我們可以發現這種基督教的宗教 文化已經滲透到了英國社會的方方面面,在文學作品中也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展現。莎士比亞和班揚同是受基督教影響的英國作家,從他們的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到在中世紀的英國,當時基督思想已經遠遠超越了宗教的意義,成了影響人們生活和思想的重要的人文理念。從英國文學的作品主題中,人物性格中,小說背景中,我們都能感受到基督教原罪、仁愛、寬容、罪與惡的許多元素。理解了它們,我們才能在300多年後的今天更好地理解當時的英國文學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