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英語學習 > 小學英語 > 新課程小學英語教學案例分析

新課程小學英語教學案例分析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5W 次

新課程小學英語教學出來了,案例分析小編也給大家找到了,現在不看等到何時呢?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新課程小學英語教學案例分析

新課程小學英語教學案例分析

新課程主張三維教學目標:知識技能、情感態度、過程方法,這個三維目標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具體體現爲以下內容:

三維目標

具體目標

最終目標

知識

技能

語音、詞彙、語法、功能、話題

聽、說、讀、寫

情感

態度

興趣、動機、自信、意志、個性

創新意識、合作精神、文化意識、祖國意識、國際視野、

綜合語言

運用能力

過程

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實踐、體驗

認知策略、調控策略、交際策略、資源策略

一般來說,課堂教學以“知識技能”教學爲主線,“情感態度價值觀”、“過程與方法”方面的目標則在“知識技能”教學的過程中浸透進行。是否體現新課程的理念就看我們的教師是否有意識地在“知識技能”的教學過程中浸透“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以及以什麼樣的“過程與方法”進行教學。

以下我們以小學的一堂課“My Country”的主要教學過程爲例,看看如何體現新課程的理念。

Step 1 Revision :Talk about your daily life

1、教師在屏幕上顯示學生在談論中可能談及的事情或可能用到單詞:

go shopping, go to school, play football, have lunch,

go home, play games, go to bed, water flowers

2、Tell your daily life to your friends.(讓學生自由尋找對象(朋友)進行對話)

3、Choose the phrases and report the message you have got.

(參考屏幕上的詞語 向老師和全班同學表達剛纔在談論中所獲得的信息。)

例如:

Liyingchong goes to school at seven o’clock.

Zhang hua plays football on Friday.

凡願意主動回答的學生,不管回答好壞,都能爲小組爭取到記1分,並在黑板上的小組記分表上登記。回答得好的學生,老師獎一小禮物,如一顆糖、一塊曲奇;回答有錯的學生,教師會進行“懲罰”:讓他(她)做一個滑稽的動作或扮動物叫等等。

如:

學生A:Zhang hua plays football at Friday. (應用on卻用了at)

老師:What shoud he do?(他該做什麼?)

全班:Turn a round!(轉一圈)

學生A:按要求做了一個滑稽的轉圈動作(全班笑)

學生B:Li Ying go shopping on Sunday.(動詞沒加”es”)

老師:What shoud he do? (他該做什麼?)

全班:Say wooh wooh!(扮狗叫)

學生B:學狗叫,並學着狗的模樣和動作。(全班笑)

4、小結:答得最好的獎勵什麼呢?Now let’s see the present.

屏幕上顯示一幅漂亮的畫面:You will be free to visit Japan for 10 days !

(學生笑,因爲老師根本不可能送你“日本十天遊”。)

分析:

在這個環節裏,最能體現新課程理念的是教師在教學知識技能(說的練習)的同時,通過各種方法培養了學生的在大庭廣衆下說英語的自信心(即情感態度的培養):

1、給予必要提示——讓學生易於開口

在英語課堂學生不願開口的一個原因就是沒有把握說好,怕說錯。教師在屏幕上展示了學生可能用到的單詞,就爲學生提供了必要的提示或幫助,使他們容易說,有信心說,爲他們易於開口創造了條件。

2、創造寬鬆氣氛——讓學生樂於開口

凡在莊重嚴肅的課堂氣氛下,學生都會變得拘謹,說話前思前想後、顧慮重重,說不順暢,以致不敢說不願意說。老師在這一環節當中藉助“懲罰”的方式,以及幽默的語言營造了一種寬鬆的課堂氣氛,使學生無所顧忌,樂於開口。

3、巧用評價手段——讓學生勇於開口

俗話說“重賞之下必有敢夫”,獎勵可以增強人的動機。小學生有一個特點就是很喜歡老師的獎勵:表揚、分數、星星、紅旗、或其他小禮物,總之是出自老師之手或老師之口的東西,在學生心目中都具有重要地位。在這一環節當中,老師可以說把握了學生這一心理特點,採用了“分組記分”以及“獎勵小禮物”的方式,大大增強了學生說的積極性。雖然這是一個很普通的做法,但不竟是一個有效的方法,可以屢試不爽。

Step 2 Presentation

1、Read a rhyme. (歌謠)

Four, three, one, O!

Go! Go! Go!

One, two, three, four.

Go to Singapore.

Five, six, seven, eight.

Fly to the U.S.A.

Nine, ten, nine, ten.

Travel to Japan.

(在Read的同時,讓學生跟隨着節奏做出一些舒展的身體動作。)

2、Show a map of the world ,and teach the new words and the names of the countries ,and sentence patterns, “What country is it? It is …”

結合句子What country is it? It is …學習country, Japan, Australia, Britain, America/the USA, Canada, China等生詞。

導入:Before you go to Japan,do you know where Japan is?Now please look the show me where is Japan.

過程:

1)讓學生指出某國家在地圖上的位置,展示該國家的地圖

2)跟讀What country is it? It is Japan..

3)開火車What country is it? It is Japan..

4)Show the flag of Japan.

6)齊讀:What country is it? It is Japan..

5)beside Japan which country do you want to go?(教下一個)

3. Play a guessing game.

準備一個大“色子”,每一面都預先貼上一個國家的國旗,拋擲前,讓學生猜猜:在上面的是哪一國家的國旗?

過程:

1)展示其中各面(國旗)問:What country is it? 答:It’s Britain.(Japan, Canda…)讓學生說出“色子”上國旗所代表的國家名稱;

2)Let’s see.I throw the box. What country is it?

讓學生猜猜,拋出後,“色子”的上面是哪一國家的國旗。

3)以小組爲單位,每組一個“色子”,一人做拋和問:What country is it?其他做猜測:It’s Britain.(Japan, Canda…)

4. Show the pictures of the athletes in the Olympic Games to teach the sentence patterns:

(藉助奧林匹克運動會各國代表入場的畫面,教學以下句型)

Where are you from? I am from … / I come from…

Where are they from? They are from…

1)屏幕展示圖片(劉翔)及句子:Where is he from?

教師:Who is he? 學生:He is Liu Xiang.

教師:Where is he from? 學生:He is from China.

2)開火車:A:Where is he from? B:He is from China.

3)教師帶讀:Where is he from? He is from China.

4)繼續展示布什、一隻熊貓、兩隻袋鼠以及奧林匹克運動會入場隊伍等圖片,以同樣方式學習以上句子。

分析:

培養學習興趣是小學英語教學在情感態度方面一個重要的目標,它是學生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條件。有沒有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有否體現新課程理念的重要標誌。在這一環節裏,教師主要利用了“圖、音、體”三種元素來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1、圖形與文字——圖

圖文結合是增強感知效果的一種手段,也是增強學習興趣的一種方法之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把有關的圖片、單詞、句子製作成漂亮的畫面,以圖文結合的方式,利用多媒體的手段呈現給學生,使教學內容更具吸引,學生的興趣更濃厚,感知效果更理想。

2、歌曲與歌謠——音

音樂是最富感染力的一種媒體,它不但能陶冶人的情感,更能激發和推動人的行爲,教師在教學過程讓學生唱(讀)歌曲(歌謠),就是充分利用了音樂這一元素的表現。

3、遊戲與活動——體

好動是小學生的一個重要特點,如果一堂課當中,讓學生靜靜地坐着不動肯定是枯燥乏味的。在這一環節當中,“Read a rhyme”、“指出某國家在地圖上的位置”、“Play a guessing game”等過程學生都有身體動作的機會,通過身體動作和其他直觀手段創設語言情景,既有利於理解和掌握語言,又能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學習語言的興趣。

Step 3 Practice

1. Show some photos of the Olympic Game in 2004 ,and sing a song.

The Olympic Game in 2008 will be hold in Beijing. It’s our pride to hold the game in our country. Our people will try the best to prepare for it. And we will back up our athletes all the ways.

2. Look at the pictures with famous buildings or sceneries etc. to guess the countries or the places.(看著名建築或風景圖片,包括白宮、大本鐘、說出其所在國家或地區)

1)展示圖片及句子:Where is it? It’s in____.(China,Canada , America…)

2)教師:Where is it?

3)學生:It’s in…

3. Listen to the broadcasting at the airport and do the exercises.(聽力練習)

1)Broadcasting:

Attention please!

the fly to Australia will take off at 10:20,passengers please check at number 3 boading gate.

the fly to Canada will take off at 10:30,passengers please check at number 4 boading gate.

the fly to America will take off at 09:00,passengers please check at number 5 boading gate.

the fly to Britain will take off at 09:25,passengers please check at number 1 boading gate.

2)Question:

Where does the plane fly to at 10:30?

Where does the plane fly to at 09:25?

Where does the plane fly to at 09:00?

Where does the plane fly to at 10:20?

4、Sing a song:If you are happy

5. Find your friends and talk about your favourite places in the country.

(教師在課前佈置學生通過互聯網或其他途徑收集一些自己最喜歡的地方的圖片,現在他們就利用這些圖片在小組中輪流介紹自己喜歡的地方)

分析:

在這一環節裏,除了繼續利用“圖、音、體”三種元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外,着重把教學目標放在了國家意識、文化意識以及說的培養上:

1、國家意識的培養

教師一開始就就展示一些2004雅典奧運會的一些圖片,讓學生唱一首《北京——奧林匹克》的歌,並講了以下一番話:2008奧運會將在北京舉行,這是我們國家的驕傲,我們將會盡力準備,並支持我們的運動員。這一過程不但調節課堂氣氛培養學習興趣,同時也恰當地浸透了國家意識、愛國情感的培養。

2、文化意識的培養

文化是一個國家或民族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習俗、生活方式、文學藝術、行爲規範、價值觀念等。語言與文化密不可分,語言有豐富的文化內涵,語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接觸和了解英語國家文化有益於對英語的理解和使用,有益於加深對本國文化的理解與認識,有益於世界意識的培養。在這一環節裏,教師有意識地展示了各國的標誌性建築以及風景圖片,讓學生對英語國家文化有一個初步的瞭解,就是一種文化意識的培養。(這是也屬於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的培養目標。)

3、聽說能力的培養

“聽”與“說”都是小學階段在“知識技能”方面的主要目標。

在“說”的培養方面,許多教師往往只是停留在簡單的“復讀”上,也就是緊緊圍繞着本課所出現的主要句型進行操練,而不敢“越雷池一步”。缺乏情景性和自主性,這實際上並不是真正的“說”。這一環節當中,教師安排了“talk about your favourite places”的情景對話,讓學生把以前學過的句子也用上來,不但爲學生提供了“說”有情景,也爲學生提供了自主的空間,這就纔是真正的“說”的訓練。

在“聽“的培養方面,許多教師在課堂上往往把“聽”與“說”分開來教,以致在新授課裏極少有“聽”的環節。“聽”和“說”是兩個相輔相成的方面,心理學認爲同時接受兩不同感官的刺激,其感知記憶效果要比單純接受一種感官刺激的效果要好。如果把“聽”和“說”各自孤立起來,那就不利於學生的綜合語言能力的培養的。這一環節最大的特點之一就是教師根據本課所學習的內容自編自錄了一段聽力訓練材料,給學生提供“聽”的訓練。

傳統教育與素質教育的主要區別就是傳統教育側重於“知識技能”的學習,素質教育關注人的全面發展,也就是除了知識技能以外,還非常關注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發展。因此,是否體現新課程的理念,主要就看我們是否有意識地在“知識技能”的教學過程中浸透“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

  小學英語教學案例分析10篇

案例:有老師認爲,只要每個學生都能夠在課堂上積極舉手發言,回答老師的問題,那麼,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就已經確立了。

分析:我認爲這個觀點是錯誤的。學生在課堂上主體地位的確立,是以一定的參與度作爲保證的,如果學生沒有參與,或者參與不夠,就算不上“主體”。同時,學生的參與狀態,既要看參與的廣度,又要看參與的深度。就廣度而言,學生是否都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了,是否參與了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就深度而言,學生是否是被動地、應付地學習,還是積極、主動地探究。

2

案例:以前,教師們常常拿着表格嚴肅地記載學生的課堂表現情況,這讓學生感到一種緊張感和恐懼感。你認爲這是爲什麼?現在提倡的教學評價表又有何不同?

分析:這是一個重要的問題。在傳統的評價中,我們都看到大家受紙筆的測驗影響非常深。或者說在傳統的評價中,我們把評價等同於考試。在我們的課堂教學中,老師往往會有"評價的手段就是一種教學策略"而已的概念。在這種概念下,評價的內容顯然就只能是知識和技能,即學生掌握了多少知識,獲得了多少技能。事實上,在我們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目標重新規定以後,對課程的結構、課程的功能都進行了重新變革。

3

剪刀、石頭、布

案例:那是開學第一週的下午的一節課,學生懶懶洋洋,我滿臉微笑地跟同學們問好之後,有意識地轉動一下我的身體,說:“Look at me, boys and girls. Am I beautiful today?”

看着我滿臉微笑,看着我的連衣裙,學生們都回答:

“Yes!”

行!有點效果。再來一個。我擺出個挑戰的手勢,示意他們誰能和我玩“剪刀、石頭、布”的遊戲,說道:“Can you play?”

學生頓時興奮起來,教室裏一片:“Let me try!”的聲音。

我隨意挑選了一個男學生上講臺來。於是我們玩了“剪刀、石頭、布”的遊戲。我獲勝。我以勝利者的姿態,我得意洋洋地說道:“I won!”

學生爭先恐後,看學生情緒已調動,我便進入了課堂。

分析:這個教師熱情的教態充分感染着每一學生,使暈暈欲睡的學生馬上精神飽滿投入到課堂中。英語是一門實踐性、操作性都很強的學科。要掌握和運用英語的基本知識,需要學生不斷進行交流和實踐,而要保證這個交流和實踐活動順利的進行,教師要爲學生創設一個寬鬆、和諧、歡快的課堂氣氛,讓學生外於快樂、飽滿、振奮的情緒狀態,從而幫助學生建立良好自信心,積極思考、克服畏懼心理,勇於交流發言,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因此,在整個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保持快樂、飽滿、振奮的情緒狀態。心理學的研究表明,當學生處於在愉悅、興奮的情緒狀態時,他們的感知能力、思維能力、記憶能力、創新能力均會增強。

4

案例:這是一堂省優質的參評課,學完句型“It has…

It’s so…”在課堂結尾的時候,教師給學生呈現了大象的圖片,老師請大家一起來描述。突然,一聲槍響,課件中的大象中槍倒下了。全場學生教師一片安靜。最後總結到:Animals are our friends. They are living on the same earth as us. We should love animals and save them. Remember:To help them is to help ourselves.

分析:教師充分抓住了教材內容對學生進行了情感態度的培養,將人類應當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主題用學生能夠聽得懂的語言表述出來,使學生既能用英語獲得信息,又能得到情感態度、價值觀等的教育。

5

蝴蝶

案例:這是一個小學三年級的教學案例。這一課要求學生掌握顏色單詞。課堂進行了十多分鐘,突然從窗外傳來一隻色彩斑斕的花蝴蝶。一個學生驚奇地說道:“哇,一隻蝴蝶。”蝴蝶在教室裏飛裏飛去。學生眼神跟蝴蝶走,有的甚至還用手去抓,蝴蝶驚惶失措地飛出去,但學生似乎還對蝴蝶依依不捨。教師因勢利導,問道:“What colour is the butterfly?”學生們七嘴八舌地回答:“It’s red./It’s white./It’s yellow... 看着學生高漲的學習情景,教師佈置了一項任務,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顏色畫一幅畫,然後向同學們介紹自己的作品,五分中後,學生用中英文結合介紹了自己的作品。

分析:由於這位教師的靈活應變,讓課堂的突發事情很好服務於課堂教學,使之成爲課堂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這個隨機應變,不但體現了這位老師的教學機智,更體現了教學的民主意思。在這堂課中,學生的主體的意識真正被喚起而成爲了課堂的主人。教師的教學行爲不僅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及學生興趣,更能夠溝通師生的感情。

6

他剛纔第一個舉手

在教完第六冊一單元B部分四會單詞後,我讓兩個學生在黑板上聽寫單詞,馮佩玉和鍾雙春舉手“應戰”。結果馮佩玉全對,贏得全班同學的掌聲,而鍾雙春同學只對了三個,當他看見大家只表揚馮佩玉時,羞愧地低下了頭。見此情景,我對大家說:“鍾雙春雖然只對了三個生詞,但他剛纔是第一個舉手,多麼自信勇敢的孩子阿,而且,他寫的字很漂亮,值得大家學習。”這時,他紅紅的臉擡了起來,洋溢着燦爛的笑容。

分析:以上這位教師營造了一個民主、平等和溫馨的評價氛圍,這樣有利於反饋信息的暢通和學生的自我調節,有利於學生創造思維火花的迸發。教師要做到“賞識每一個學生,感受每一顆心靈”,在課堂評價時,要注意面向全體,要注意使用激勵性和賞識性的評價語言,不能忽略某個學生。另外,教師眼神要遍佈教室的每一個角落,做到“眼觀八方”,不僅從眼神,而且從語氣、態度、表情等方面注意調控。

7

How you have?

案例:這是一堂省優質課的參賽課,課前老師把學生分成若干組,課內開展小組內的競賽,每次獲勝小組便可得一小紅花。在課即將接近尾聲時,教師每一組學生:

T:How many flowers do you have?

Group 1: 1,2,3... We have five.

T: Good!

T: How many flowers do you have?

Group 2: 1,2,3... we have four.

T: Not bad!...

分析:這種與教學過程融於一起的評價方法,促進了學生的情感態度,體現評價的真實性。發展性評展,既是一種教育理念,也是一種教育方法,融入每一堂課,每一教育環節之中,便其成爲一種微妙的教育工具。

8

愛畫畫的小男生

案例:一次英語課上,教學內容爲“Is there...?”句型,我的課上得很投入,學生們的反應也非常活躍。正當我得意時,我發現一個小男生始終低着頭,右手來回地在一個本子上快速地畫着什麼。他很投入,根本沒察覺到我在他身邊。我看到他正在畫一臺電腦,轉眼間,一個主意閃現在我的腦海中。我微笑地對他說:“May I use your picture?”他如夢初醒的站起來,雙眼驚恐地盯着我。我重複了一遍:“ May I use your picture?” 他愣了一下,機械地回答道:“Sure, here your are!” 回到講臺,我開心地向全班同學問道:“What’s in the picture? Can you use“Is there..”to guess ?”或許全班都想幫他,大家紛紛舉手猜測。他呢,正在爲老師用他的圖片做教具而得意呢,剛纔的恐慌一掃而光,很快投入到課堂當中。(關注學生)

分析:這樣做的方式很妥,教師做到真誠地關注每一個學生,關注教案設計以外的信息。教案是課堂教學設計的圖紙,雖然很重要,但它並不能包羅課堂所有活動,也很難全部預計到學生的反應和各種隨時發生的教學信息的出現。這位教師關注來自學生的信息和課堂隨時出現的情況,並及時加以利用,增強語言的真實性,使它成爲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

9

貼一貼

案例:這是一堂四年級的課,教學playground, teacher’s office, art room...這些詞,教師在鞏固這個環節設計了以下一項任務:

¿ 教師事先根據學生的場所位置畫一幅平面圖,但不標出場所的名稱。

¿ 將學生分成5-6 人一組,每組發一張學校平面圖,要示學生根據學生的場所位置,把單詞卡片貼在平面圖上。

¿ 讓相鄰的兩個小組對比他們的平面圖。如有不同之處,學生自己討論,並進行適當的修正。

¿ 小組內學生根據貼好的平面圖向其他學生介紹自己學校的場所(如This is the computer room),鼓勵學生用他所學語言進行創造性表達。

¿ 教師還將貼好的平面圖貼在班級的牆壁上。

分析:以上的任務設計做到生活化。基礎教育階段的英語課程是一種以掌握英語知識與技能、提高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爲目的的學習活動,是一種典型的實踐類課程。所以,英語教學的每一個環節,都需要學生的積極參與,因此教師應當設計各種語言任務讓學生完成,學生只有通過積極地動口、動手、動腦去完成任務,才能掌握英語知識與技能,最終獲得英語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而設計任務時,教師尤其要注意任務的設計不脫離學生的實際和認知水平,儘可能做到生活化。

10

案例:講臺上放着一隻魔箱,教師像魔術師一樣,一會兒拿出小紅花,獎勵給上課表現好的小朋友。開始還很奏效,小朋友們坐得規規矩矩,小臉繃得紅紅的,小手舉得高高的,回答問題也很積極。教師滿心歡喜,將那一朵朵小紅花不斷地“飄”到小朋友的頭上。得到小紅花的小朋友,小手擺弄着獎品,轉臉向別人炫耀,真是眉飛色舞,哪裏還聽得進別人的聲音。不一會兒,小紅花“飄”光了,沒有得到的小朋友發出失望的嘆息,剛剛發動起的那股子勁兒一下了泄光了。一會兒教師又從魔箱裏拿出幾片楓葉貼在黑板上,說:“小朋友,這些楓葉的背面都藏着單詞寶寶,誰能把這些字讀準了,這片楓葉就這給誰了。”小朋友一看黑板上只有幾片小楓葉,都一窩蜂似的衝到前面,你爭我奪,誰也不讓誰,課堂頓時失去了控制,教師也急得滿頭是汗。

分析:教師這樣做不妥。最大的缺點是進行評價時,使用過多繁瑣的評價工具,佔用過多的教學進間進行評價,如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或學習態度等進行觀察和記錄,就不必要讓學生知道,而是由教師進行可稱爲隱性的評價,有的競爭性評價,可無聲地記錄或粘貼在黑板或其他位置,作爲顯性評價。總之,評價活動不應該太誇張地佔有教學時間,而應該追求評價與教學過程和諧融合。

光榮榜

___________ 同學:

祝賀你在英語學科 ___________ 方面表現優秀(進步顯著),特發此狀。希望今後在英語學科方面取得更大成績!

光榮榜"四周配有花紋圖案,符合孩子特點;32開紙張大小,利於孩子收藏。那麼"光榮榜"包含哪些內容、如何獲得、又有什麼作用呢?"光榮榜"所包含的內容很多,有課堂表現、課堂紀律、英語小品表演、書寫作業、家庭作業、單詞聽寫、英語口語等,還包含各類英語比賽,如:英語故事比賽、英語小報、手工製作、英語書法比賽、英語小品比賽,英語卡拉OK比賽等等。除各類比賽直接發"光榮榜"外,其它各類都是以平時累計的"小紅花"、"小五角星"、"小蘋果"、"A"等等來計算,累計10個到老師處換取"光榮榜"一張。爲了能調動孩子的積極性,爲了能激發孩子各個方面的內在潛能,培養孩子全面發展,也爲了老師能更全面地瞭解學生,各個方面採用不同的標誌代替,如:在課堂上積極舉手、大膽發言或提出獨特見解的發給"小紅花" ;課堂遵守紀律的發給"五角星";英語小品表演出色的發給"小蘋果";各項作業完成優秀的給個"A"等等。期末根據每人所得"光榮榜"的數量記入平時成績,並作爲考生免考試的主要參考依據。"光榮榜"的重要價值就在於它全面、詳盡地記載了學生在各個方面的表現,這是任何"小紅花"或"五角星"所不能代替的,因爲那些都模糊了學生各個方面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