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英語閱讀 > 英文經典名句 > 本科英語教育畢業論文

本科英語教育畢業論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7W 次

專業英語教學日益受到重視,但又是大學英語教學中的難點。下面是本站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英語教育畢業論文,供大家參考。

本科英語教育畢業論文
  英語教育畢業論文範文一:淺談大學校園文化中的外語文化建設

摘要:校園文化是學校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作爲跨文化交際的突破口,外語文化的建設也成爲大學文化建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論證了外語文化建設的必要性和意義,並以我校爲例,探討了外語文化建設的途徑,以期爲高校的文化建設提供借鑑。

論文關鍵詞:大學文化,外語文化,第二課堂

  大學文化建設的基本目標是:以校風、教風、學風建設爲核心,從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爲文化四個方面着手,努力形成催人奮進的人文精神、科學民主的價值理念和導向正確的輿論環境,着力構建具有深厚人文底蘊,又充滿生機活力的科學民主、健康向上、豐富多彩、特色鮮明的文化,促進學校科學發展。

  文化雖然抽象,卻可從物質、精神、制度、行爲四個方面體現;外語文化是大學文化建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外語文化的建設同樣可以從這四個方面入手:

  1.物質文化也叫外顯文化,是以某種文字符號爲載體,將大學精神顯現於校園相關的各種標記物之中,如:以英語書寫的教學樓、辦公室門牌、櫥窗、板報、掛畫、路標、實驗室裝飾等。在適當的場所設計一些名人的題詞、警句、格言;塑造與學校辦學定位和特色密切相關的教育名人的形象;設置文化牆、文化長廊 ,雕塑;尤其是外語系的文化走廊,更要瀰漫濃郁的外語文化氣息。

  2.制度文化是大學一切文化活動的準則。它包括與大學教育相關的法律法規、院系管理體制及其規章制度、組織機構及其運行機制、特定的行爲規範等。制度文化從根本上決定着大學的正常運行和創新發展。作爲跨文化交際的窗口,外語文化的建設更需要制度保障。

  3.行爲文化指在創造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實踐過程中體現出來的文化行爲,它包括大學的組織管理工作、教師的教學科研活動、學生的課外文化活動,以及後勤保障工作等。它的具體形式是多樣的,如文化節、藝術節、學術節和社團活動,開展對外文化和學術交流,營造濃厚的學術氛圍等。外語第二課堂是行爲文化最直接的體現。

  4.精神文化是內隱文化,是大學文化建設的靈魂,是在長期的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行爲文化創造過程中積澱、整合、提煉出來的,反映大學廣大師生員工共同的理想目標、精神信念、文化傳統、學術風範和行爲準則的價值觀念體系和羣體意識,難以用文字、符號或程序化的組織活動顯現於外。它包括校園所有成員的羣體意識、精神風貌、輿論氛圍、心理素質、人生態度、人際關係、價值取向、思維方式、教風學風等。一個系在長期的教育實踐中積澱的最富典型意義的精神文化,也是一所大學面貌、水平、特色及凝聚力、感召力和生命力的體現。

  當代大學生是文化的傳承者和創造者,開展富有時代氣息、符合青年特點的文化活動在大學生綜合素質培育中具有重要地位。可以說,創建與繁榮大學校園文化是高校綜合育人的重要方面。而在當代高校中開展外語文化建設更是具有時代特徵、符合青年特點、提升校園文化、服務綜合育人的重要舉措。高校教育者應當以豐富多彩的形式爲載體,積極開展外語第二課堂活動,以促進大學校園文化中的外語文化建設,使其走在時代前列,發揮示範和輻射作用。

  (一)開展外語第二課堂活動的意義

  1.外語第二課堂活動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隨着社會高速發展以及開放程度進一步深入,當代大學校園文化呈現多維方向發展趨勢,尤其是在外語文化方面更是走在社會接納外來文化的潮流之前。而外語文化對當代大學生的視野範圍、思維方式、生活方式等都造成了很大影響,其中順應我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潮流者有之,逆中華傳統美德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者亦有之。面對這樣的現實,只有依託外語第二課堂活動平臺,將外語第二課堂活動視爲當代大學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我們才能站穩這一對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陣地。

  2. 外語第二課堂活動對校園文化建設具有優化提升作用。

  由外語教學衍生而來的第二課堂活動立足課堂外語教學,以引介外語文化、提高外語綜合運用能力爲目的,讓大學生置身於外語文化氛圍,汲取外語文化中人類文明成果精華。開展此類活動既能促進校園文化建設,亦能促進大學生學業成長,使得校園文化的育人作用得以優化。從參與對象上說,外語教學作爲大學教學的必修基礎性課程,其受衆爲所有在校大學生。因此,外語第二課堂活動具有最廣泛的基礎,提高了校園文化活動的參與率。同時,在此過程中,大學生通常能接觸到符合時代潮流、較爲先進的理念或思想,這既符合當代大學生追求生事物的心理特點,也爲教育者把握大學生多維思想動態提供了認識角度。

  3. 開展外語第二課堂活動是當代大學生綜合素質培育的必然要求。

  大學教育除課堂教學外,更重要的在於綜合育人。引導大學生提高他們面對外語文化中人類文明成果的學習借鑑能力,培育全球化背景下的社會綜合適應能力應當成爲大學綜合育人的目標之一,這些能力包括跨文化交際意識、國際視野和全球思維等。除開設相關課程外,具有潛移默化育人作用的校園文化理應承當這一教育功能,而外語第二課堂活動應當成爲培育大學生貫通中外的跨文化交際意識,開拓寬廣明晰的國際視野,樹立敏捷創新的全球思維的重要陣地。通過該類活動的參與又使大學生增強了外語學習興趣、提升了外語綜合運用能力,對於大學外語教學具有促進作用,承載着營造外語學習氛圍的功能。

  (二)我校開展外語第二課堂活動的舉措

  1. 創建外語文化活動陣地

  校園文化的構建離不開文化設施的保障,外語第二課堂活動需要以平臺建設形式加以“固化”。我們依託學校現有資源和“語言情境仿真實驗室”項目,整合提升各類外語教學與第二課堂活動物質資源,開展多層次的外語文化實訓活動,如《商務談判》、《英美文學作品欣賞》、《英語文化周》、《涉外禮節與禮儀實訓》、《職業技能訓練》、《綜合技能實戰演習》等;藉助清心廣場、大學生活動中心開展如英語角,英語沙龍,化妝舞會,英語文化藝術節等活動,讓大學生感受到“有形”的外語文化活動設施近在身邊,從而激發起參與外語文化活動的熱情。

  2.完善機制及資金保障

  以立體多層的機制框架保障外語第二課堂活動促進外語文化建設。例如,每學期有步驟、有創新、有重點地站在校園文化建設和大學生綜合素質培育的高度策劃組織各類外語第二課堂活動。既依照業已構建的機制框架中外語文化活動目標行事,又不拘泥條框,充分根據大學生興趣特點和教學及育人需要,充實優化該機制框架的構建,使之爲促進校園文化中的外語文化建設產生助推提升作用。資金是第二課堂活動開展的基本保障,除了有效利用學生第二課堂活動經費外,我們還通過拉贊助的方式爭取外援,確保第二課堂活動定期、高質量開展。

  3. 營造濃郁的外語文化氛圍

  (1)注重活動側重,凸顯培育目標

  在具體實施中,注重各種外語文化活動的側重,力爭凸顯對大學生相應綜合素質培育的活動目標。

我們把外語文化活動分爲民俗文化類、西方節日類、影劇展演類、語言運用類等,見下表:

  外語文化活動分類表

  序號

  活動名稱

  所屬類別

  活動目標

  1

  西方風土人情知識競賽

  民俗文化類

  以多種形式使大學生了解外國風俗習慣及其內涵,培育其跨文化交際意識;理解外語思維方式,從而初步樹立一定的全球思維

  2

  中西習俗對比講座

  3

  英美民俗文化嘉年華

  4

  聖誕節系列活動

  西方節日類

  通過對西方節日的瞭解,激

  發大學生外語學習興趣,並

  利用該類文化活動進行如

  “感恩的心”等主題教育。

  5

  萬聖節系列活動

  6

  感恩節系列活動

  7

  外語戲劇節

  影劇展演類

  理解影劇展演中體現的外國

  社會文化現象,進一步加強

  跨文化交際意識。

  8

  外語跳蚤市場

  9

  外語影視欣賞

  10

  “希望英語”演講、辯論、主持人大賽

  語言運用類

  引導大學生在外語綜合能力

  運用中增進對外語文化的理

  解,增強外語文化信息敏感

  逐步開拓較好的國際視野。

  11

  英文歌曲大賽

  12

  英語角

  13

  外語報刊設計

  以外語爲載體,引導大學生通過他們喜聞樂見的形式關注並理解語言所體現的文化內涵,是開展外語第二課堂活動的基本途徑。同時,將外語文化活動進行分類有利於活動側重,在不同類別活動中能夠較爲明晰地對大學生相應綜合素質進行培育,以利用校園文化中的外語文化建設服務學校綜合育人目標。

  (2) 利用品牌效應,擴大活動影響

  在外語文化建設過程中,我們十分注重活動的品牌效應,它是營造濃郁外語文化氛圍的有力保證。教育者應有一定的品牌意識和精品意識,將若干個外語文化活動打造成影響深遠、參與面廣、口碑好的重點項目,在資金支持和組織力度等方面加強投入,這樣不僅能在教師和每一屆學生中產生良好的連鎖反應,並且有助於該活動自身的健康發展,從而連帶產生更多的品牌項目。

  “‘外研社杯’英語文化節英語風采嘉年華”是我校的外語文化品牌。該主題具有極大的感召力,對全校師生有強烈的吸引力,對學風建設具有的巨大推動力。此活動展示了外語素質教育成果,體現了多元化的校園文化,展現了學生較強的創新意識和較高的英語實踐能力,帶動了全校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在全校範圍內形成了濃郁的外語學習氛圍。這樣的活動我們將定期、長期開展下去。

  (3)注重方向引導,蘊含主題教育

  在和諧繁榮、展現個性的外語文化建設思路下,我們注重引導外語第二課堂活動的方向,並以此爲契機,將積極向上的主題教育蘊含其中。在創建和繁榮校園文化中的外語文化時,也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構建和諧社會的主旋律貫穿始終,仔細篩選、認真整合、全面優化一切有益於向主旋律發展的外語文化活動,吸收外語文化中先進的人類文明成果,以此引導、塑造、鞭策和鼓舞大學生提升美的情趣,塑造高尚靈魂:對於消極墮落的思想態度和生活方式要藉機引導大學生辨別認清、予以抵制。同時,可以藉助某些活動突出主題教育,例如在感恩節活動中可用“感恩的心”主題一以貫之,引導大學生感激社會,關愛他人。

  4. 穩定外語第二課堂活動組織主體

  外語系在外語第二課堂活動指導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學術資源、專業師生和組織經驗等優勢。高校在進行校園文化中的外語文化建設時,要充分依靠外語系的上述優勢,依託外語專業背景出身的團學活動指導老師、院系的專任教師的學術指導以及外語專業學生對外語文化內涵的高度敏感和認知對活動組織的助推優勢,指導和引導全校學生開展各類活動,使得外語第二課堂活動在活動質量和專業程度上有所保障。因此,我們爲外語第二課堂活動配備指導教師,一般而言爲外語專業背景出身的團學活動指導老師或院系的專任教師。同時,我係的外語類學生社團組織,如英語協會,口語協會,也成爲外語文化建設的主力軍。由專業教師指導的外語類學生社團組織,如英語俱樂部等,在外語文化活動組織及活動設施上也有一定優勢,充分調動其積極性,整合他們的資源形成合力爲外語文化活動組織提供保證。

  創建和繁榮大學校園文化是一項綜合性的系統工程,而外語文化創建是這項系統工程的重要組成,對當代大學校園文化建設具有優化提升作用。只有在理論層面和實踐操作中不斷加深認識,勇於拓展內涵,善於創新形式,既要把握社會主義高校育人的主旋律,也要敢於引導當代大學生吸收外語文化中積極的人類文明成果,爲高校教育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培育相應合格的大學生提供新的途徑。

參考文獻:

黃立鶴,大學外語文化建設與思政教育新途徑[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9.8

劉德宇,高校校園文化發展論[M],青島:中國海洋大學出版社,2004

向燕,外語教學在校園文化創建與繁榮中的作用[J],雞西大學學報,2004.5

  英語教育畢業論文範文二:英語拒絕語的順應論研究

摘要:本文主要運用“順用論”研究日常會話環境中的英語拒絕語及其使用過程,認爲在衆多語言和具有策略性的手段中,拒絕者選擇合適的一個來動態順應雙方所處的物理世界、社會關係以及當時的心理動機。同時拒絕者不是被動的適應,他還利用各種語境因素來滿足自己的交際目的以圖獲得交際成功。

論文關鍵詞:拒絕語,順應性

  1.引言

  對於英語拒絕語,國內外已有些學者從各自不同的角度做過專門研究,但都是侷限於單一角度,如禮貌語用,跨文化語用及二語習得等方面。本文從一個全新的理論即順應性理論的角度,努力從認知,社會和文化的功能等角度來綜合研究英語拒絕語,並進一步得出它的生成機制.

  2.順應論

  維索爾倫的順應論起源於達爾文的進化論。維索爾倫(2000:58-59)指出,任何選擇的做出都涉及到語言的三個特徵:多樣性,商議性和順應性。其中順應性是語言使用的關鍵。對維索爾倫(2000:56-61)來說,語言的使用是人因語言內或外在的原因,從多種可能裏有意無意的做出可行的語言選擇,來滿足交際的需要。語言的這種性質就是順應性。

   3.順應論與英語拒絕語

  英語拒絕語的使用是一個複雜,與很多因素相關的,動態的過程。每一個拒絕策略的選擇所順應的因素,都不是絕對和單一的,是同時起作用的。只是在特定語境下,有一個相對凸顯的因素對策略的選擇起着更大更明顯的作用。

  3.1 順應說話者

  從順應論的角度來看,語言的使用者是關鍵,因爲物理,社會和心理因素直到被語言使用者的認知過程激發,纔會在語境中起作用。如:

  (1) Maid [in the doorway, left]: The children keep asking so nicely if they can come in and see Mummy.

  Nora: No, no, don’t let them in! You stay with them, Anne Marie.

   Maid: Very well, ma’am.

  據維索爾倫(2008:83),語言的傳遞者會影響說話者的語言選擇,反之,說話者的選擇也會盡量順應傳遞者。上例中不難推斷,作爲一個熱愛孩子的溫柔母親,Nora是不會這樣斷然直接拒絕她的孩子們的,她之所以以成年人的方式拒絕,是爲了順應話語傳遞者女僕,使態度清晰表達有效。

  3. 2 順應心理世界

  維索爾倫(2000:87)指出口頭的交流同時也是內心的交流,心理因素會在各自語言選擇的過程中被激發;同時,語言的選擇也是以試着揣測聽話者心理狀態爲前提的,比如聽話人的個性特徵、願望、動機、信仰和意圖等等。一般來說,在拒絕者的話語中總是有一定的意圖。一般我們不會錯過機會來任何順應自己意圖,從而達到成功交流的目標。如:

  (2)Strasser: What's your nationality?

   Rick: I'm a drunkard.

  在日常交流中,我們總是遵循一定的原則,如合作原則禮貌原則等,來達到成功的交際。但是Rick在這採取了不合作的態度,他的意圖是阻止Strasser的審問。他對法西斯警官的問題裝聾作啞,答非所問,從而轉移他的注意力。這符合一個正直聰明,反法西斯的美國人的身份,因爲直接生硬的拒絕可能反而會激怒Strasser。

  (3) Ben: Let me whitewash a little.

  Tom:--No, mo; I reckon it wouldn’t hardly do, Ben. You see, Aunt Polly’s awful particular about this fence—right here on the street, you know—but if it is was the back fence I wouldn’t mind, and shi wouldn’t.

  有時我們拒絕別人,其本意是刺激他們的興趣和挑戰他們,意圖是誘惑。上例中Tom是一個很聰明的男孩,事實上他已經非常厭倦刷籬笆了,但是當Ben提出要幫他時,他反而毫不猶豫的拒絕了他,還假裝Aunt Polly 只信任自己的水平。這樣更加讓Ben 躍躍欲試,想爭取機會證明自己。

  (4) Louis: Garfield! Garfield, where are you? Garfield, get down from there, man.

  Garfield: No. I’m not coming down. I’m happy to live the rest of my life up here. Thank you.

  Garfield 並不是真想呆在電線杆上不下來了,它的意圖只是開個玩笑,非常符合它愛捉弄人,詼諧的個性。要是它不這樣回答,就不是經典的Garfield形象了。

  (5) Brandon: Yeah. So, you wanna go shoot some hoops? My next test

   isn’t until Friday.

  Joshua: No! Don’t you get it? Study first, play later!

  Joshua 的本意是通過拒絕來勸說Brandon,因爲Brandon 可以從這個勸說中獲益,所以也有利於降低拒絕的言後之力。

  (6) Mr. Lockwood (the tenant): Perhaps I can get a guide among your

   lads, and he might stay at the Grange till morning-could you spare me one?

  Heathcliff: No, I could not.

  我們使用的語言總是帶有鮮明的個人特徵,我們如何使用語言很大程度上也由個性決定。上例中Heathcliff 是個冷漠粗魯的人,這裏他直接生硬的拒絕了租戶的求宿,毫無同情心,更別說考慮到別人的面子。

  (7) A: Let’s go shopping this afternoon.

  B: I have to study for the exam.

  這裏B好象違背了關聯原則,他拒絕的本意只能從文中推斷。一般對學生來說,考試是很重要的事,B這樣拒絕順應了A的情感,更容易得到A的理解甚至同情。

  (8) Rose: Stay back. Don’t come any closer.

  Jack: Come on. Give me your hand. I’ll pull you back.

  Rose: No! Stay where you are. I mean it. I’ll let go.

  Rose 是Titanic中的女主角,因爲絕望想自殺。這裏她的拒絕順應了Jack 的意願,非常有效。如果想救她,在她放手之前Jack 肯定只能呆着不動。

  3.3 順應社會世界

  人作爲社會動物,在交往中都應遵循一定的規則和社會約束。維索爾倫(2000:91)指出,語言選擇所相互順應的社會因素是沒有侷限的。比如社會地位、知識、權威、年齡、社會階層、親疏等等,這些因素對語言的選擇上有很重要的影響,說話者也往往會在拒絕語的選擇上順應這些因素。

  (9) Principle: With your untrammeled sight, whom did you see?

  Charlie: Well, I saw…I saw something, but I…I…I…I couldn’t say who.

  Principle: All right. What was something you saw?

  Charlie: I…I couldn’t say.

  Priciple: You couldn’t say or you wouldn’t say?

  Charlie: Well, I just…I…I just couldn’t say. I’m…

  面對校長的詢問,Charlie儘管意志很堅定,但是拒絕起來還是結結巴巴,因爲要拒絕上司或者權威的請求都顯得有點冒犯。

  (10) Molly: Can I go out now and spend a little time with my friends?

  Cattie(the grandmother): No, you can’t!I know you. Those scruffy

   urchins outside the window, I saw them too. Following them

   up the hill, is that what you have in mind? Do you know what

   you’ll find?

  奶奶無論在年齡,知識還是權力上都比孫女更有權威,所以斷然拒絕了孫女的請求,還給出了她的道理,很符合長輩的身份。

  (11) Krogstad: All right, all right. But to come to the point: there’s still time. And I advise you to use your influence to stop it.

   Nora: But, stad, I have no influence.

  (12) Megan: Gross!! He just barfed all over the floor!

   Brittany: Well help me clean it up before my roommate gets back.

   Megan: No way! I’m outta here.

  第一例中Nora和Krogstad並不熟,用到了稱呼語,意在與請求者保持距離,同時也是修復面子。第二例中兩人是同學朋友關係,非常熟悉,所以用的簡單直接拒絕,並不影響兩人以後的交往。由此看來,社會關係越親密,拒絕語更隨便更直接。否則,就需要更多的輔助行爲來降低由拒絕帶來的不滿甚至敵意。

  3.4 順應物理世界

  沒有物理世界語言使用不可能存在,語言的使用通常要考慮物理世界,同時還要儘可能的順應物理世界,比如身體姿勢(聳肩,攤開雙手,搖頭等等),表情,說話者的性別等等,英語拒絕語的選擇也是這樣。

  (13) Leila: Whoa! Has your boss gone crazy?

  Mary: Let’s go get some coffee.

   Mary 的拒絕違反了相關原則,但是她注意到了談話的物理環境,在辦公室談論老闆顯然是個不合適的話題,所以通過轉換話題避免了這個尷尬的話題,這個拒絕很好的順應了所處的物理世界。

   4.小結

  綜上所述,我們分析了談話者如何選擇一個合適的拒絕策略來順應衆語境因素的。我們認爲不僅語言使用者的心理,社會和物理世界等因素都會影響拒絕策略的選擇,同時,拒絕者也會利用各種語境因素來滿足自己打交際目的以圖獲得交際成功。

參考書目:

Jef rstanding Pragmatics [M]on, New York, Sydney, and Auckland: Edward Arnold Publishers Ltd.

Zhang Xinhong. 2000. The Pragmatics of Chinese Refusal: An Adaptation-Based Approach

[M]script of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

Guangzhou.

Aristophanes, 1969, Four Major Plays [M] York: Airmont.

錢冠連、霍永壽,2003,《語用學詮釋》[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王得杏,1993,談話裏的協調[J],《外語教學與研究》第1期。

孫建秋,2005,美國當代短劇選[M]。北京:外語教學研究出版社。

朱維芳,2000,英語電影教程[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