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商務英語 > 英語教學 > 淺談高中英語合作學習模式探索

淺談高中英語合作學習模式探索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8W 次
淺談高中英語合作學習模式探索
[論文關鍵詞]合作學習 英語教學
  [論文摘要]合作學習是近年來在語言教學上的一種新的教育理論。本文在借鑑有關“合作學習”理論和實踐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根據不同的教學目標和內容,探討了高中英語“合作學習”的一些做法。
  
  “合作學習”是指學生依不同性別或能力,混合編成若干小組,小組成員分工合作,相互扶持,彼此指導,共同努力學會教師每節課安排的內容,並達到預期的學習目標。”合作學習是20世紀70年代由美國著名教育家David Koonts首先倡導並實施的,並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實質性進展的一種富有創意和實效的教學理論與策略。它以教學中的人際合作與互動爲基本特徵。由於它在改善課堂內的社會心理氣氛,大面積提高學生的學業成績,促進學生形成良好非認知品質等方面實效顯著,很快引起了世界各國的關注,併成爲當代主流教學理論與策略之一,被人們譽爲“近十幾年來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學改革。”
  合作學習以研究與利用課堂教學中的人際關係爲基點,以目標設計爲先導,以師生、生生合作爲基本動力,以小組活動爲基本教學形式,學生在小組或團隊中,有明確責任分工和共同的目標,以團體成績爲評價標準,以標準參照評價爲基本手段,爲完成共同任務,從而大面積地提高學生的學業成績。形成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和交際技能。
  在認真學習和研究有關“合作學習”理論和實踐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根據不同的教學目標和內容,探討了高中英語“合作學習”的一些做法。現分述如下:
  
  1 角色表演活動
  
  每單元課的對話練習時,我指導小組成員運用新、舊語言知識,就某一話題結合學習內容,發揮想象,通過創設情景、自編對話,進行角色表演。
  
  2 信息處理
  
  教師向學生提出任務(task-based activities)及完成任務的步驟和方法。各小組根據具體任務或問題展開討論,小組中的每個成員自由發表意見,記錄員記錄整理後,向全班彙報。此環節是“合作學習”的重頭戲,佔據課堂時間較多。小組討論可有以下一些主要內容:
  就課文標題、插圖等展開討論,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發揮他們的想象力。
  就課文段落、細節、佳句、體裁、寫作特點等進行討論以拓寬學生視野。培養學生的鑑賞和概括能力。
  就課文難句、長句、某些詞語展開討論,以提高學生理解和運用語言的能力。
  就課文時代背景、作者的態度和觀點展開討論,以培養學生評價人、事和物的能力。
  “討論”這一環節有利於培養學生在聽讀理解過程中作出正確的推論和合理的推斷能力以及在真實環境中表達自己的思想的能力。
  圍繞課文內容提出的討論話題(topics)應力求具有啓發性和開放性。對於一些深層次問題的理解,小組討論時可能會出現一題多解的局面,這是一個值得鼓勵的好現象。
  
  3 語義重建
  
  語義重建是培養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重要手段,它可以從口頭表達開始,逐漸上升到書面表達形式。書面表達離不開聽、說、讀的訓練,這是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開始時教師就向學生講明主題,然後開展小組討論,使全體學生能積極參與同該主題有關的討論活動,感知大量的語言信息材料,學生就有了較清晰的表象。在此基礎上,從單純的再現到大幅度的擴展。再到脫離原語篇的自由表達,構成了一個有梯度連續的系列過程。
  然後要求學生參照大家討論得出的筆記和寫作建議,描述事情過程,讓學生寫出更好的文章。
  伴隨着課堂教學進程的不斷深入,也暴露了一些合作學習中的問題,如學生難以在公衆面前發言,小組成員有時不能和睦相處,小組討論噪音較大,討論時活動時間不能充分利用,小組合作學習組織不到位,出現小組中個別成員承擔大部分甚至所有的討論任務,而某些成員無所事事,出現“搭車”現象等等。因此合作學習不僅包括師師、師生、生生間的積極的相互依靠關係,而且包括學生間面對面的促進性作用,還有各自的個人責任、社會技能以及對教師的要求等方面。我認爲將合作學習有效地應用在教育實踐中,需要關注以下幾方面:
  
  1.合理分組
  就近組合:按班級正常的座次,將座位鄰近的學生組成兩人一組或多人一組的學習小組。這種合作小組的組合形式,無需調整座次,分出層次,因此,操作起來比較簡單。異質分組:根據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小組內各成員間形成性別、性格、學習成績和學習能力方面的差異。這就爲小組成員互相幫助提供了可能,爲各小組間的公平競爭打下了基礎。這種組合實施一學期後,爲保證各小組力量均衡,可以重新分組。每一組內培訓一個善於協調並有責任心的小組長,負責分配本組成員承擔不同的任務和責任,協調小組成員問的關係,使得小組成員間能很好地交流,檢查和評價本組成員合作學習情況,以保證小組活動卓有成效,同時向教師反饋本組完成學習任務完成情況,關心幫助成績不理想的同學,爭取組內同學共同進步。
  2.教師的作用
  合作學習中,教師要充當“管理者”、“促進者”、“諮詢者”、“顧問”和“參與者”等多種角色,旨在促進整個教學過程的發展,使學生與新知之間的矛盾得到解決。首先,教師必須明白什麼是合作性學習,合作性學習與競爭性學習和個體化學習的關係是什麼,必須相信合作性學習是最有效的。因爲多年來國外幾百個案例說明合作性學習比競爭性和個體性學習能使學生獲得更好的學習成績,也能使學生的關係更加良好,使學生們的心理更加健康。其次,教師必須意識到簡單地把學生置於討論小組中是不會奇蹟般地產生效果的,不僅要明白構成合作性學習的要素,同時要知道課堂中存在着許多運用合作性學習小組的不同方法。再次設計內容要符合學生實際,要與他們生活息息相關,還要考慮學生語言輸出過程會出現那些問題及活動估計所需的時間,最後必須明白合作性學習最基礎的方面是學生間有着相互依靠以及適用於學生和教師的合作性思想,明白課堂的組織結構必須從競爭的、個人化的轉變爲合作的。
  3.學生的責任
  合作學習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學生個體的能力。學生在團隊裏所學習和形成的能力在自己以後的獨立工作中會發揮巨大的作用。所以合作學習要使學生養成高度的責任感。全組的成功要依靠於每個組員的學習情況。責任感的關鍵在於組員之間的相互幫助和確保每個人都能獨立地通過學習評價。在合作學習中,鼓勵每個組員參與活動是一個重要問題。爲了做到這一點,需要讓每個人感到他個人對小組的成功負有責任,團體中的每一個成員不但要對自己所接受的任務盡心盡力,還要負起幫助、鼓勵、支持隊友的責任,要知道在整個活動中自已並不是一個免費乘客。
  
  4.評價
  教師要把握好對小組討論的評價標準,在不忽視對個人評價和學習結果評價的基礎上,更應側重於集體評價和學習過程的評價。本人採取了“具體要求,小組評價,及時指導”的做法,着重對小組討論的行爲作集體評價。只要發言精彩,小組紀律好,就能得“好”的評價,彙報交流有亮點,成員團結又合作,就能得“很好”,小組評價,提高了小組討論的執行效果。當然,對於合作學習中出現的問題本人進行了一定的指導,對於一些羞於開口的學生我建議他們事先作好準備,報告前先寫在紙上,準備充分了,自信心也就增強了,發言中遇到問題,可以容許本組同學給予必要的提示和示意。
  對於小組合作不佳的情況,我通過小組的評價來調控,當學生得到小組集體評價的分數時,就會意識到他們是一個小組,一個“整體”,必須合作才能取得成功。對於個別經常行爲異常的學生,我不斷提醒,及時告誡,對於優勝的小組長要給予額外的獎勵,促進小組成員的進一步合作。如個別學生不能有效與人合作,則進行適當的人員調整。通過合理評價,可以使學生深受鼓舞,從而產生巨大的學習動力,也可以使學生避免灰心喪氣,走入誤區。因此,教師要堅持以正面表揚和激勵爲原則,“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進步”。
  經過這一系列補充措施,學生的“小組合作”的意識加強了,學生在互相幫助和互相探究中學習成績、興趣和語言交際水平得到了提高。
  綜上所述,小組合作學習將成爲英語教師重要的課堂組織形式,但要使它發揮出最大的功效,仍有賴於教師對課堂合作學習活動作更深一層的探討、嘗試和研究,以減少學生合作過程中的低效現象,進一步提高課堂效率。總之,在中學英語教學中應用何種更切實有效的教學法,還有待於未來教師的長期實踐與探索。
  
  參考文獻
  [1]郭硯冰,“英語課堂合作學習的實施與評價”,《中小學外語教學》,2002年:第9期。
  [2]馬蘭編著:《合作學習》,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3]蔡慧萍,蔡明德,羅毅編著:《合作學習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4]王坦著:《合作學習的理念與實施》,北京:中國人事出版社,2002年版。
  [5]張玉民主編:《新課程教師組織合作學習和創設教學情境能力培養與訓練》,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6]顧彥著:《英語教學中的合作學習》,《科學教育》2005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