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英語閱讀 > 英語文化 > 英美文學方面論文範文

英美文學方面論文範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7W 次

英美文學是源遠流長的,英美文學在今天文學史的地位是通過經歷長期的、複雜的過程演變而來的。下文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英美文學方面論文範文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英美文學方面論文範文
  英美文學方面論文範文篇1

試析英美文學中的文化問題

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的不斷加快,英美文學逐漸成為高等院校非常重視的一門專業必修課程,學校開設英美文學課程的主要目的在於培養學生的閱讀欣賞能力以及在英美文學閱讀中的理解能力,高等學校對英美文學課程的重視對於學生提高自身的英語水平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隨之而來產生了一些文化問題,很多學生由於對英美文學缺乏深層含義的瞭解而逐漸喪失英美文學閱讀的興趣,這就要求我們在閱讀英美文學的過程中要將語言學知識掌握紮實,廣泛瞭解英美文化知識,從而不斷增強英美文學課程開設的積極意義。

一、文化因素在英美文學中的重要性

隨著我國與世界各國之間的聯絡越來越密切,跨文化能力逐漸成為英語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英美文學的教學中也逐漸顯示出其強大的生命力,語言本身就是一種文化,而語言與文學作品又能夠準確地反映出一個民族文化環境中的習俗、信仰和普遍價值取向,我們在學習英美文學的過程中,也必然會接觸到作品中所含有的各種文化知識,在英美文學的學習過程當中,學習者的個人情感因素非常重要,而其所掌握的文化知識也是不可或缺的。

在傳統的英美文學教學中,我國的大部分高校文學教師都過分注重對文字閱讀的重視和對英美文學作品的研究,忽視了指導學生對英美文學創作背景的認識,這樣的教學方式使得大部分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缺乏基本的文化理解能力,對於英美文學中的文化因素不能做到深入的瞭解,對所閱讀的英美文學作品中的文化內涵缺乏認知能力,使得學生在閱讀英美文學作品時只能浮於表面,無法準確揭示文學作品當中的深層文化意義。

任何一門文學課程的學習都需要學習著具備較強的文化思想,並且具備一定的理解能力,而要想不斷提高自身在學習文學作品當中的理解能力,就需要學習者首先對這門文學所產生的背景文化知識有一個深入的瞭解,一個優秀的文學學習者在文化經驗、認知能力、語言學知識等各個方面都應當有較強的造詣,在英美文學的學習過程當中,學習者掌握一定的語言文化知識固然很重要,但是僅僅掌握語言文化知識也遠遠不夠的,要想真正將英美文學的內容瞭解透徹,我們還應當不斷加強對英美文化背景知識的認識,只有藉助於英美文化背景知識的幫助,學習者才能真正深入瞭解英美文學中的文化內涵,對於英美文學中所展現出的生活方式、宗教習俗、思維模式、價值取向、歷史發展狀況等有一個基本的把握,真正理解作品中所具有的思想感情,這種對於文學作品的理解能力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必須堅持不懈,文學教師也應當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養成科學閱讀英美文學作品的良好習慣,使學生在學習中不斷提高閱讀英美文學作品的能力,提高自身的文學素養。

二、英美文學學習中所出現的文化問題

1、英美文學學習中的社會文化問題。

任何一種語言實際上本身就是一種文化,而且在語言的發展過程中,社會文化也能夠對其產生一定的影響,語言是文學作品組成的重要元素,在不同的社會環境中所形成的語言文化是不同的,這就使得文學作品在創作過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社會文化的影響,例如,我們現在常常說“豔照門”、“捐款門”中的這個“門”字實際上代表的是一種“醜聞”的意思,那麼“門”字的這層意思是如何而來的呢,這就要聯絡到一定的社會背景,在尼克松執政期間,“水門事件”是當時非常著名的醜聞事件,自此以後,人們在遇到一些社會醜聞問題時便常常聯想起這一事件,“門”字也就逐漸由了另一層的文化意義,由此看來,瞭解一個民族的社會文化背景對於學生理解英美文學的深層含義是具有重要意義的。

2、英美文學學習中的地區文化問題。

我們所說的地區文化實際上就是一種在特定的地區環境中所逐漸產生的帶有地區文化特色的文化,學生在學習英美文學的過程中如果對這些地區文化不瞭解,就有可能造成文學時的障礙,例如,在學習詩人雪萊的《西風頌》的時候,如果學生對於英國的氣候有一個準確的瞭解,就有可能理解不了作者為什麼會把“西風”寫成一種像打著春天腳步的風的形象,因為在我國,一提到西風,大家一般會聯想到“西風凜冽”這個詞,在文學作品中,西風不僅代表氣候的不適宜,也常常在作品中襯托一種壓抑、苦悶的心情,而在地處高緯度的英國,西風具有非常溫暖舒適的特點,這種地區間的文化差異,也容易造成學生在學習英美文學作品時的困惑。

3、英美文學學習中的歷史文化問題。

歷史文化因素在任何一種文學作品中都是非常具有影響力的,文學作品本身就是對民族歷史文化的反映,是在社會歷史發展的過程中逐漸產生的,如果學生在學習英美文學作品的時候對英美國家的歷史文化不瞭解,在理解作品含義時也就不可避免的會出現一些文化障礙問題,我國在歷史發展的過程中與西方歷史存在著很大的不同,如果對這種歷史發展程序中的差異性不能做到準確的把握,就極容易產生一些閱讀障礙。

4、英美文學學習中的宗教文化問題。

世界上的很多文學作品都涉及到伊斯蘭教、基督教、佛教等宗教文化因素,各個國家和地區所信仰的宗教文化也是不同的,宗教文化的分佈不同,使得各國文化在發展的過程中也相應地受到了一些影響,並且不同國家在宗教方面的信仰能夠體現這一地區的一定的文化禁忌,如果對這種文化禁忌不夠了解,就很有可能造成文學作品理解中出現障礙,像我們國家,信仰較多的宗教就是佛教、道教和儒教,這些宗教對文學創作者的思想產生著極為深刻的影響,也極大的影響了我國文學作品中的文化內涵,而對於英美文學作品,它們的內在涵義自然也會受到所在地區宗教文化的影響,歐洲大多數人都信仰基督教,與我國的宗教文化信仰存在著很大的不同,而這些不同常常會使得中國學生在學習英美文學時存在很大的理解困難,例如,“an after life”根據基督教的宗教文化就是指人死之後的時光,而如果不瞭解西方的宗教文化,學生是不可能將這個詞語聯絡到“死後”的,再如,一個猶太人穿著黑袍在路上走,如果有其他的猶太人讓他脫下黑袍,就說明這個人是背棄了自己的猶太信仰而被大家多唾棄的,因為黑袍在猶太心目中就是猶太教的象徵,因此,我們可以看出,加強對宗教信仰差異性的認識對於理解英美文化是非常重要的。

結語:針對我國英美文學教育中的文化問題,文學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全面掌握文學作品創作中的歷史文化知識和背景材料進行準確的闡釋,引導學生加強對英美文學中的文化問題的重視,增強學生吸收英美文學作品文化知識的敏感度,使學生在學習英美文學的過程中能夠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養成閱讀英美文學作品的良好習慣,全面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

參考文獻:

[1] 付美豔.英美文學教學在高校教育中的重要性[J]

[2] 羅綺倫.論在英美文學教學中加強文學文字的學習[J]

[3] 張輝.建構主義的英美文學教學模式探索[J]

[4] 範曉紅.英美文學教學與大學生和諧人格塑造[J]

[5] 劉可,王永蘅.新時期網路環境下的英美文學教學思考[J]

  英美文學方面論文範文篇2

探討英美文學教學與大學生愛國主義情感

高等院校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陣地、主課堂、主渠道,必須把愛國主義教育為重點的思想政治教育放在學校教育工作的首位,積極探索愛國主義教育的新內容、新途徑、新方法,開拓高校全員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新局面。2004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頒佈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明確指出,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務之一,是“以愛國主義教育為重點,深入進行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

要把民族精神教育與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教育結合起來,引導大學生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偉大實踐中,在時代和社會的發展進步中汲取營養,培養愛國情懷、改革精神和創新能力,始終保持艱苦奮鬥的作風和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

英美文學課程是國家高等學校英語專業《高等學校英語專業英語教學大綱》所規定的專業主幹必修課程之一,《大綱》中要求英語專業的學生具有一定的文化素養,熟悉中國文化傳統,具有一定的藝術修養;熟悉英語國家的地理、歷史、發展現狀、文化傳統、風俗習慣等。而英美文學課程作為英語專業學生學習和研究英語語言文化的必要途徑和載體,承載著培養大學生文化素養和愛國主義情感的重要任務。

作為英語專業主修課程的英美文學,除了促進學生語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質的提高,增強學生對西方文學及文化的瞭解外,還應該成為培養英語專業學生愛國主義情感的主要陣地之一。文學無國界,具有思想上的相通性。比較、分析它們的異同,學習各種文學思想,既可拿外國文化之精髓為我所用,又可繼承發揚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還可培養出具有大我的民族情感、世界意識的人才。

英語專業由於它本身的特殊性,學生通過對各類課程尤其是英美文學課程的學習,接觸和深入瞭解了英語國家的國情和文化習俗,從而受到了一定程度的西化影響,與其他專業的學生相比,英語專業學生在語言學習中更為直觀地瞭解和感受著西方文化,他們的價值觀更趨多樣化,思想行為的獨立性和多元性特點更加明顯,行為方式也更凸顯個性和自我。

近年來許多專家學者以及一線的教師們都開始關注中國英語教育母語文化的失語問題,並做了很多實證研究,提出了各種解決對策。然而英語專業有它本身的教學目標,一味強調母語文化的缺失必定會對該專業的發展產生一定的束縛,探討如何在英語課程的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情感的培養,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一矛盾。筆者憑藉對英美文學的教學經驗,總結了幾點如何在英美文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的方法,希望能對英語專業課程的建設貢獻一己之力。

英美文學課堂教學中可以適當適量的引入中英、中美文學的對比。文學無國界,具有思想上的相通性,浪漫主義詩人華茲華斯對大自然熾熱的愛戀讓人不由自主的想到陶淵明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怡然之樂。通過對比,不僅可以使學生更為深刻的理解英美文學內涵,還可以在對比學習的同時對我們國家優秀的文學作品和文化傳統產生無比的自豪感,這種自豪感無疑會促使學生產生了解更多的自己祖國的文學文化的渴望,而這與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中的“以學生為中心,強調學生對知識的主動探索,主動發現和對所學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的思想不謀而合。

例如,英國浪漫主義詩人拜倫的著名詩歌《哀希臘》號召希臘人民站起來反抗土耳其蘇丹的奴役統治,是世界詩歌史上反抗異族侵略、呼喚獨立自由的名篇之一。而中國著名詩人聞一多1922年赴美留學,由於不堪忍受異國他鄉的種種民族歧視,懷著一顆救國、報國的赤子之心,於1925年6月毅然提前回國。

一踏上國土,見到的是“五卅”慘案的景象,他滿腔的激情一下子迸發了《七子之歌》這一愛國詩篇。用擬人化手法,把澳門、香港、臺灣、威海衛、廣州灣、九龍、旅順大連七個被租借、割讓的地方比做祖國母親被奪走的七個孩子,哭訴著被強盜欺侮蹂躪的痛苦,吶喊著回到母親的懷抱,重享自由的渴望。不同國家的不同詩人,由於所處時代的相似,共同吟唱出了動人心絃的愛國之歌。

英國17世紀著名詩人彌爾頓的代表作《失樂園》中,描寫極具反抗精神的墮落天使撒旦,為了追求自由,大聲叫喊著“寧為地獄之主,不為天堂之奴”的豪言壯語,與象徵權威的上帝進行無畏的抗爭。這樣的形象會讓人不由自主的想起我們中國四大名著之一中的《西遊記》中的孫悟空,同樣的反抗精神除了讓學生從對比中瞭解了中西文學中作品相同的主題元素外,也會讓他們明白我們中國文學中有許多可以和蜚聲世界文學的英美文學作品相媲美的作品,還能從中學到重要的人生觀“自由誠可貴”,正確的人生觀對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是至關重要的。

除了對比學習,英美文學的一些作品本身就飽含作者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對這些作品的學習本身就是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最好範例。美國有不少的作家以自己對祖國不同角度的感悟來表達他們對祖國的熱愛與眷戀。菲利普·弗瑞諾對新生的美國大自然風光的細緻描寫,表達了詩人對祖國壯麗山河的熱愛。

華爾特·惠特曼通過對新生的美利堅民族的讚美與熱愛將他的愛國情感貫穿於《草葉集》的始終。卡爾·桑德伯格則通過對新興的工業城市芝加哥普通大眾所擁有的巨大創造力的歌頌,暗示著美國新興城市的美好未來和新生的美國具有的強大生命力。《海外鄉愁》中羅伯特·布朗寧想到英格蘭的四月豔陽天,不由得使身在海外的他產生了對祖國濃烈的思鄉之情,通過對這些作家作品的學習,學生耳濡目染,自然也會產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強烈熱愛之情。

中國元素同樣在英美文學作品中隨處可見。無論是《格列佛遊記》中提到的中國漢字的書寫方法,《魯濱遜漂流記》中主人公曾經抵達中國,毛姆以中國為背景創作的小說《面紗》,蕭伯納短暫的中國之行,還是深受中國詩詞影響的美國意象派詩人龐德的詩歌,長居中國多年的賽珍珠對中國農民生活進行了豐富與真實的史詩般描述的知名小說《大地三部曲》,塑造出世外桃源的美國小說《消失的地平線》以及譚恩美等一批出色的華裔作家,這些英美文學中的中國元素除了可以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還能激發學生對祖國和祖國文學文化傳統的熱愛之情。

通過英美文學教學中的對比和範例教學,對英語專業大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積極引導學生用開放、寬容、理性和客觀的態度去領略和對待不同文化、不同價值觀念之間的碰撞乃至衝突,客觀對待東西方文明之間的差異,既避免崇洋媚外思想的產生和蔓延,又要避免出現狹隘的民族主義。提升大學生的文化素養,更能在學習中昇華他們的民族感情,激發他們高度的愛國主義情感。可以達到雙贏的效果。

【參考文獻】

[1]高等學校外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英語組.高等學校英語專業英語教學大綱(修訂版)[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

[2]常耀信.美國文學簡史(第二版)[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3.

[3]何苗.論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有效途徑的拓展[J].重慶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2).

[4]王佐良.英國詩史[M].南京:譯林出版社,1997.

[5]鄒文聖.關於高校愛國主義教育的幾點思考[J].徐州教育學院學報,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