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口語英語 > 口語英語學習材料 > 清朝人都在學英語,你還有理由不努力嗎?

清朝人都在學英語,你還有理由不努力嗎?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W 次

李雷、韓梅梅的故事,估計是很多人的童年回憶吧……直到現在,看到一句how are you,你們的腦袋裏是不是還會迴盪I’m fine, thank you. And you???這種奇葩的中式英語教育讓一代人留下了陰影,但是其實早在清朝,類似的Chinglish(中式英語)就已經存在啦……最近一份“清朝英語教材”成功引起了廣大網友的注意,用漢字標註讀音、奇奇怪怪的語法,我猜很多國人都看不懂……

清朝人都在學英語,你還有理由不努力嗎?

我們先一起來瞥一眼這本神作

目錄倒是簡單明瞭-開篇的“英話註釋目錄”標註了各種門類,地理門、君臣門、師友門、牀鋪門、衣服門、食用門等等

作者還貼心的附上了使用說明-“漢字從右至左讀、英字從左至右讀”,但從作者給出的學習訣竅這裏,就開始讓人有點蒙了-“唯學者自揣摩之

正文果然是不同凡響,隨便拿出幾句來看看

“我與朋友做去”,這一句的英文註解是“To do with my friend”,讀音用漢字標在下方-“土、度、回夫、買以、勿倫脫”

“我明日給你迴音“,英文是“Tomorrow I give you answer”,讀音則是“託馬六,唵以,及夫,尤唵五史爲”

“倘若朋友不肯賣”“If friend no can sell”“一夫,勿倫脫,挪,嵌衰而”

好了……按照這樣的翻譯和發音練就的“英語”,大概可以形成一門嶄新的語言吧。以字爲單位作翻譯,然後再用中文固有的發音去念英文,這樣的學習方法,也只有放在一百年前才說的過去了。

不過話說回來,雖然看上去荒誕的很,但是很多人現在學習英語的方式,其實跟清朝人還是有相似之處的,比如這些

甚至還有這個

這些標語作爲官方聲音,英語君看的都尷尬了,不知道外國人看到得有多彆扭……還有一些網絡用語,雖然大多是用來娛樂的,但是在英語本族人看來還是荒唐的不像話

下面一個Quora的問答帖,列舉了許多讓native speaker覺得哭笑不得Chinglish現象:

What are some examples of Chinglish you have heard?你聽說過哪些中式英語?

回覆1:

Some hilarious couplets such as:

比如下面這些搞笑對聯:


(First line) No zuo no die, why you try?     

(Second line) No try no high, give me five!

(Streamer) Let it go!

(First line) No zuo no die, why you try?

(Second line) You try you die, don't ask why!

(Streamer) Just do it!

這個大概不用翻譯大家也懂

回覆2:

Some examples come to mind very quickly. These are:

下面這些例子讓我記憶尤深:


1. The overuse of 'already', as in 'He's old already'.

過度使用already,比如說He’s old already.(中文大概理解成,他老了已經,問題在於英語裏說old就可以表示這個意思了)


2. The overuse of 'together' as in 'I live with my family together'.

過度使用together,比如I live with my family together(中文,我跟我家人住在一起,也是同上的問題)


3. The unnecessary use of 'colour' as in 'Give me the red colour one'.

在不需要再加colour的時候還是加上colour,比如Give me the red colour one(中文這裏就好解釋了,相當於說了“給我那個紅色的顏色的”)


4. Overusing 'before', as in 'I did that before' where the more usual English would be 'I've done that'.

過度使用before,比如說I did that before,但一般在英語裏說I’ve done that就好了啊


4. Using the topic-comment structure of Chinese in English; for example 'This door I can't open'.

用那種中式的以主題爲重的結構來說英語。比如This door I can’t open.(大概是想表達“我打不開這扇門”,不過這樣就成了“這扇門我打不開,語序上很不符合邏輯)


這位層主看來是真的感同身受+憋了很久……不過確實也指出了很多典型的Chinglish用法,總的來說,這跟我們今天看到的清朝人學習英語的方法有明顯的共同點,都是在用中式的邏輯來講英語-沒有聯繫語境,也沒考慮到兩種語言邏輯上的差異。這麼一想,還真是容易鬧笑話……

不過不管怎麼說,無論中外,對於Chinglish其實都沒有一棒子打死,畢竟也有少數比較正面的例子,成功的打破了障礙,得到了英語本族人的認可……最典型的莫過於這一句:

也行吧,總之通過對於清朝英語課本的這一瞥,大家應該更加認識到好好學英語的重要性就對了……

聲明:本雙語文章的中文翻譯系原創內容,轉載請註明出處。中文翻譯僅代表譯者個人觀點,僅供參考。如有不妥之處,歡迎指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