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英語閱讀 > 英語文化 > 朗朗和琅琅的區別

朗朗和琅琅的區別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7.55K 次

請看這句:“清晨,教室裡傳來朗朗的讀書聲。”該句裡有錯別字嗎?有些校對新人認為有,認為應把“朗朗”改為“琅琅”。我認為這是沒必要的。《現代漢語詞典》裡關於“朗”的解釋第2條:〔朗朗〕lǎnglǎng①象聲詞,形容清晰響亮的聲音:書聲~丨笑語~。”顯然,“朗朗”是用來形容讀書聲的象聲詞。關於“琅琅”的解釋第3條:“〔琅琅〕lángláng象聲詞,金石相擊的聲音、響亮的讀書聲音等。”兩相比較不難看出,兩個詞詞義雖有差別,但其相一致處是:象聲詞,形容響亮的讀書聲音。查《新華字典》,對兩詞的解釋也是如此。因此,“朗朗的讀書聲”與“琅琅的讀書聲”是同義的。

朗朗和琅琅的區別

其實,“朗朗”作為象聲詞,古已有之,唐代大文學家韓愈就有“朗朗聞街鼓,晨起似朝時”(見《奉使常山早次太原呈副使吳郎中詩》)的詩句。


應當注意的是,“琅”與“朗”的讀音不同,前者讀láng,後者讀lǎng,應分辨清楚。


“朗朗”與“琅琅”

《新華成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06年11月北京第16次印刷)第644頁在解釋“書聲琅琅”時寫到“見‘書聲朗朗’”。在解釋“書聲朗朗”時寫到:“形容讀書的聲音清脆響亮。《鏡花緣》二三回:‘走過鬧市,只聽那些居民人家,接二連三,莫不書聲朗朗。’也作‘書聲琅琅’。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三》:‘明季有書生獨行叢莽間,聞書聲琅琅,怪曠野那得有是。’”

從這解釋中可以得出一點:“朗朗”與“琅琅”相同。實際上,“朗朗”與“琅琅”是完全不同的兩個詞。


一、讀音不同

朗,讀lǎng;琅,讀láng。

二、詞義不同

“朗”從月,良聲,形聲字。基本意思是“光線充足,明亮”,為“晴朗”“朗明”。“朗朗”的意思即由此而來,亦即“明亮”,如“朗朗乾坤”“朗朗星光”便是;又形容聲音清晰響亮,如“朗讀”“朗誦”“笑語朗朗”“朗朗上口”等。

“琅”從玉,良聲,形聲字。琅是一種像珠子的玉石,又稱“琅玕”。“琅琅”,原是“金石相擊的聲音”,進而引申為“響亮的讀書聲”,如“琅琅書聲”“書聲琅琅”等。

 

三、用法不同

“朗朗”是形容詞,一般用來表示事物的性狀;“琅琅”是擬聲詞,只是擬聲而已。

可見,“朗朗”與“琅琅”是不能互用的,“朗朗”只適用於聲音響亮的語境中,而“琅琅”不僅聲音響亮並且明顯的帶有悅耳動聽的喜愛成分,成語詞典中的說法是不夠嚴謹的。


附:

朗朗(lǎng lǎng),《現代漢語詞典》釋義為“象聲詞,形容清晰響亮的聲音”,並舉短語“書聲朗朗”作為證據。其實,“朗朗”不是象聲詞,而是疊音形容詞。

《漢語大字典·月部》:“朗,響亮。”並引《文選》所載東晉孫綽《遊天台山賦》為例:“凝思幽巖,朗詠長川。”唐李善為之作注說:“朗,猶清澈也。”現代作家胡也頻《光明在我們前面》亦有:“‘你沒有干涉我的權利。’她朗聲地說。”單音節詞“朗”無疑是一個形容詞;雙音節詞“朗朗”也不過是形容詞的重疊形式。《漢語大詞典》收有“朗朗”一詞,釋義為:“形容聲音清晰響亮。”並引唐韓愈《奉使常山早次太原呈副使吳郎中》詩:“朗朗聞街鼓,晨起似朝時。”茅盾《子夜》亦有:“那位青年的聲音朗朗地在紛呶的詛罵中響了起來。”上述兩部辭書都沒有把“朗”和“朗朗”作象聲詞處理。

真正的象聲詞應該是“琅琅”才對。《現漢》把讀音相近而詞性不同的兩個詞混淆起來了。

琅琅(lǎng lǎng),《現代漢語詞典》釋義為:“象聲詞,金石相擊的聲音、響亮的讀書聲音等。”“琅”的本義為形狀像珠的美玉或美石。漢司馬相如《子虛賦》有“礧石相擊,琅琅磕磕”。琅琅,就是金石相撞擊發出來的聲音。《辭海》未收“朗朗”,卻收錄有“琅琅”一詞,釋義更為直截了當:“清朗響亮的聲音。如:書聲琅琅。”並引清袁枚《祭妹文》:“聞兩童子音琅琅然。”《漢語大詞典》“琅琅”條目下面,註釋也相當明確:“象聲詞。形容清朗、響亮的聲音。”並引趙光榮《裡湖紀遊》“天風一以吹,戛玉音琅琅”為例。

所以說,真正形象生動模擬讀書聲音的應為“琅琅”,“朗朗”不是象聲詞。